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
文|张稆元

为了美化或改变自己的肤色,人类做出过种种超乎寻常的努力,甚至不惜以健康为代价。

女明星什么时候最想杀掉摄影师?除了走光、素颜,以下几个被照相机记录的瞬间,足以让她们把化妆师一并铲除。这种含有矿物成分的化妆品如果涂抹不慎,肉眼虽难以察觉,镁光下则会出现被十个粉笔头砸在脸上的奇效。

图片[1]-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图片[2]-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女星“车祸现场”

粉底是女性自信的源泉。不只是女明星,1978年后中国政要的夫人年龄普遍较大,妆面倾向于维持饱满圆熟的“旺夫相”,粉底要比肤色白一号左右。

肤色是全人类共同的信仰。现代化妆品工艺的背后,是人类几千年的肤色改变史。在肤色审美上,往往是下层模仿上层、女人满足男人,越在审美链下端的人,付出的代价就越沉重。

幸福的苍白色

怎样改变肤色?大体无外乎两条思路,要么在皮肤上涂抹粉底,从外增白;要么服用或涂抹让皮肤本身变白的物质。

但这两条都未必奏效,“美白”是一套复杂机制,基因决定肤色各异,再厉害的化妆品也不可能将黑人永远漂成白人。即使是现代科技,也无法完美解决美白需求——想变白,既要抑制黑色素细胞,又要减少已经生成的黑色素,还要阻断黑色素的传递,最后还要做好防晒。而且,血管型黑眼圈中的皮下脂肪变薄等原因也会导致皮肤变黑。

即使当下大热的“美白针”,效果一般也只能维持两年左右,并且有一定限度。能让人“速效美白”并且“黑人变白人”的化妆品,都无法做到安全无害。

但与变白相比,健康可能没那么重要。

早在中世纪,白铅粉就成为美白的首选。当时的欧洲人以一脸略显病态的苍白为美,认为是贵族的象征——只有他们不用体力劳作,出门还有舟车伞盖。由于苍白的皮肤上隐现的蓝色静脉,欧洲至今依然称贵族为“蓝血”。

除了强效遮盖力之外,轻微的铅中毒也可以使脸色由内而外地苍白。更有效的是用水蛭放血,能快速产生骇人的惨白,省去了繁琐的化妆程序。

白铅粉最著名的客户是“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每次出门都要擦上厚厚一层白铅粉。一时上行下效,女皇的白脸成为时尚符号,贵族妇女们甚至组织俱乐部分享“涂白”经验。

图片[3]-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身着加冕礼服的伊丽莎白一世

但铅对皮肤和身体的伤害是惊人的。铅中毒会导致皮肤粗糙、变暗、皱缩,牙齿腐烂,之后不得不用更多的白铅粉来修补。

抹白粉的不止是女人,到了18世纪,路易十五也带头号召男士涂白铅粉。这一时期,女性审美定型为惨白的脸、鲜红面颊、亮得泛光的眼睛,宛如肺结核患者弥留之际,被称为“肺结核妆”。

美白技术这时又有了新进步——女性开始流行用一种铅、汞、硝酸银和氧化锌制成的粉底,同时还出现了内服的美白灵丹——白垩,当时粉笔的主要成分。

随着苍白肤色在大众中的普及,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它终于不再流行,白铅粉成了轻浮女性的象征。1890年代,插画家吉布森绘制了当时对女性的理想审美——“吉布森女孩”,梳着高高的发髻,肤色自然柔和。

图片[4]-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吉布森女孩”

美黑急转弯

虽然苍白不再流行,但在欧美白人中,白皮肤仍是大众审美的坐标,当时的女明星仍以一脸无瑕的粉底为荣。但到了20世纪40年代,白人上层社会忽然不流行美白,开始美黑了。

晒黑最初并非为了美,而是出于保健目的。十九世纪末,美国医生约翰·哈维·凯洛格制作出了第一台晒黑床——不过那时用的是弧光灯而非紫外线灯——并发现它能治疗一些疾病。凯洛格一生发明无数,除了美黑,他还发明了玉米片、花生酱、电热毯,并力推包皮环切术和石碳酸“治疗”女性手淫的疗法,以帮人禁欲。

“光疗法”迅速普及开来,1903年丹麦医生芬森还凭借光疗法对狼疮的治疗,获得了诺贝尔奖。同样,在1903年,德国人贺利氏也造出了第一个发光频率可供晒黑用的紫外线灯管。直到今天,德国的贺利氏公司依然有很大一块营业收入来自紫外线灯。

而晒黑疗法进化到晒黑时尚,一般要归功于可可·香奈儿——1923年香奈儿从法国南部海岸巡游回来,皮肤晒得金棕,由于香奈儿本人在时尚界的地位,这一形象很快造成了对铅白色“维多利亚风”的反动。时尚人士、艺术家纷纷加入“健康的金棕色”队伍。

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和普通人的假期保障,欧美国家兴起度假大潮。据统计,当时法国人口仅6000余万,却拥有400余万张旅店床位;美国3亿人口,保有900万辆房车,大约每10家就有一辆。

热爱阳光的欧美中产,度假首选是海滩、山野和农场。暑假过后,满大街白人都晒出一身古铜色,并以此为傲。美黑此时终于成为中产阶级的代名词。

图片[5]-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埃菲尔铁塔前各种裸晒的欧洲人

度假潮之后,美黑热全面流行,即使没钱没闲度假,也可以用促进黑色素分泌、“保证快速均匀晒黑”的晒黑霜弥补,紫外线晒黑机也在此时进入美容院。即使有研究表明,女性使用晒黑机会使患皮肤癌的风险显著增高,依然挡不住大众的美黑热情。

图片[6]-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港星古天乐为什么选择忽然将自己晒黑,一直是娱乐圈一大谜团

晒黑机对皮肤健康的伤害,历来是医学界的争议点。美国约有四分之一的13~19岁白人青年使用过晒黑机,有十分之一的青年每周都晒。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了20多项研究,发现30岁以前开始使用晒黑机的人,比其他人群患上致命黑色素瘤的概率多出75%。

第三世界的美白风潮

西方白人忽然转向了“美黑”风潮,“第三世界广大人民群众”仍然喜爱美白,连黑皮肤的非洲、非裔女性都进入了美白的大潮。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南非大概三分之一的女性使用美白产品,其中包括大量非法的、有毒有害的产品。在中国(包括港台地区),这一比例为40%,印度更高达61%。

图片[7]-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网友模仿的唐朝仕女妆容

出于肤色审美的传统——白皮肤象征不用体力劳动的贵族、蜡黄与“高原红”都是底层的标志,东亚人一贯以白皮肤为美。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米粉或铅粉来增白,并根据以形补形原理发明出美白食补。传说杨贵妃还把“三白粉”(白芷、白茯苓、白芨)做成了面膜。

日本的传统妆容则更为夸张,贵族不论男女,都流行涂白面黑齿。这一奇特妆容曾被欧洲人形容为:染了黑牙的女人的嘴巴像是“开了口的墓穴”。

日本人对美白的执著持续至今,一般认为最早的化学美白产品就由日本人发明于20世纪早期。如今,化妆品生产开放的日本和韩国都成了美白产品的最大集散地。

引爆朋友圈的“微整形美白针”也流行于整个东亚。随着中国的微商大潮,数十万“韩国培训整形专家”忽然一夜之间出现在朋友圈。今年7月,媒体曝光微整形培训只要四五天、打坏不负责的丑闻,才勉强刹住这一浪潮。

亚洲女性虽然占有最大的美白市场,但最想变白的还是黑人。

黑人传统审美并不看重肤色,更在乎五官、体型以及装饰。但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种族偏见使黑人以白为美。同样,非洲本土在欧洲人殖民后,白皮肤代表了较高的社会地位,黑人也开始崇尚起美白。

与中世纪的欧洲人一样,黑人的美白梦同样不计后果——非洲一位尼日利亚和喀麦隆混血的女明星登西亚,创立了品牌Whitenicious,专门生产一种效果惊悚的美白霜,能使黑人迅速变白。

图片[8]-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登西亚自己,美白前和美白后

这款美白霜的价格同样惊悚,30克的产品在电商中卖70美元,并且需要持续使用;在南非,每个疗程的皮肤漂白卖590美元,一年需要进行多次,这意味着只有中产阶级以上才“白得起”。

没人知道这种美白霜中含有什么神奇成分。一般而言,非法的美白霜中,经常含有1%到10%不等的氯化铵汞。它可以阻断黑色素生成,起到“七天黑人变白人”的效果。但长期使用的结果跟伊丽莎白女王的“白铅粉”差不多——汞中毒会导致皮肤受损,神经失调,患上癌症。

图片[9]-大象公会 | 美肤进化史——脸上有粉,心里安稳?-银河百科全书

美白大潮中新的弄潮儿是朝鲜。今年2月,《朝鲜新报》报道称,金正恩亲自视察了朝鲜一家化妆品工厂,作出了“要研究世界最好化妆品”的指示。而朝鲜科学家也不负首长重托,开发出了国际领先的、可以美白杀菌防紫外线的“纳米化妆品”和“干细胞提取物”化妆品,以及泡着一整棵高丽参的“春香”爽肤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