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义勇奉公」的昭和一代?
文|姚白莞
你最喜爱的日本歌曲是什么?
去年五月,日本国驻华大使馆曾在官方微博上抛给中国网友这么道选择题,结果意外引爆了一场互联网狂欢:在收获的全部六千多条微博评论中,绝大多数都无视既有选项,一致奉上《昭和维新之歌》。
82 年前的日本,在震惊世界的二二六兵变中,1500 多名昭和男儿正是唱着此歌,果断「蹶起」,以「尊皇讨奸」为旗号,「天诛」了一批内阁成员和权贵重臣。
他们认为,当时日本的各种社会问题,都是这些奸臣蒙蔽天皇造成的,不杀不足以彰显「国体」,救民于水火。
▼ 电影《二二六》士兵齐唱《昭和维新之歌》。二二六事变是 1930 年代日本一连串军人政变、暗杀事件的高潮。
在中国网民的调侃中,「昭和男儿」虽然是侵华战争的主力,但相比于如今日本散漫颓丧的「平成废物」,他们普遍勇武果决,对领袖忠诚,对民族自信,对英米鬼畜满怀仇恨。
从明治维新以来就倡导「文明开化」,积极拥抱西方文明的日本,为何会在昭和年间出现这么一批忠君爱国之辈?他们是怎样被培养出来的?
忠君爱国,要从娃娃抓起
以 1945 年终战作为出生年份的分界线,「昭和男儿」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中文互联网调侃的主要是前者。
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对天皇绝对忠诚,以及是否热衷于凡事武力解决,「腰杆够硬」。
这种前后差异,是战前日本政府精心培育的结果。
19 世纪中期,在内忧外患的催逼之下,日本各地的倒幕派以「王政复古」的旗号团结到一起,于 1868 年成功废除德川幕府,建立了明治政府。
新政府建立过程中,为了聚拢人心,天皇的正统性和神道教神权属性被充分利用。可以说,天皇提供了新政权合法性的主要来源。
作为后发国家,日本实现赶美超欧的愿望十分迫切。在大力推进国家近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和民间最大化地利用了天皇的权威,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以及「文明开化」等事业服务。
然而,随着「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的推进,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思潮也不可避免进入了日本。
从 1870 年代开始,日本出现一股自由民权运动的风潮。当政者敏锐觉察到,对于以天皇为统治核心的「固有国体」,这些运动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很多明治开国元勋们看来,天皇制这一根本国体绝不能动摇。自由民权分子只能给国家添乱,削弱日本天皇制万世一系的制度优势。
然而,世风浮躁,人心不古,怎么办?得靠教育。
1885 年,日本第一任文部大臣森有礼上任伊始,即提出:教育的最大任务之一是让臣民「辨本分、行伦理」,「亿兆一心,不忍离弃君上」,只有用忠君爱国的道德说教压制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才能使国家富强。
森有礼同时认为,小学教育又是一切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民众「性格形成时期,就养成誓死效忠国家的观念」,「大学的自由虽然不无危险,但是,如果在中小学阶段就灌注国家主义,这种危险将降低到最低程度」。
当时的日本,从 1872 年首次颁布国家小学制度开始,到 1901 年,全国小学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 88%,在培养一支按照当时的标准,属于受过良好教育劳动力队伍的同时,也为批量生产昭和男儿奠定了物质基础。
至于到底如何才能使儿童「在其性格形成时期,就养成誓死效忠国家的观念」,森有礼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其中的重要一环,是所谓的「学校仪式」。
他规定,各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在「纪元节」「天长节」等重大国家节日举行尊奉天皇的仪式,以便让小学生们牢记「圣天子抚育之恩」,有条件的话最好家长也要旁听。
对于小学校园仪式,从小经历每天升国旗、每周国旗下讲话的中国人并不陌生。不过,日式仪式在形式上要考究得多。把一个与受教育者非亲非故的陌生「天皇陛下」,灌输为需要绝对忠诚的「现人神」,是一个技术活,即使在匠人精神的祖国日本,也摸索了几十年之久,到上世纪 20 年代才最终完善。
亲身经历一场当时的日本小学仪式,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拜天皇,给吃糖
根据当时的小学仪式仪轨文本和亲历者的回忆,可以大致还原一场日式校园仪式情景如下:
公历 1915 年 2 月 11 日,岐阜县某高等小学学生安藤辉三穿上家里最好的衣服,与邻居同学一起早早来到了学校。
这一天是纪元节,传说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在这天即位。安腾辉三将与全日本数百万小学生一道,度过大同小异的一天。
在学校的一旁有座外观酷似神社的混凝土建筑,叫奉安殿,存放着今上大正天皇夫妇的御真影和《教育敕语》复制品。全校师生必须每天向奉安殿行「最敬礼」,平时从门前经过也要鞠躬。
安藤听说,信浓县的一所学校因为失火,不慎烧了御真影,事情闹得很大,校长家里还被人扔了炸弹,最后不得不自杀谢罪。
庆祝纪元节的仪式在上午八点准时开始。校长身着燕尾服,戴上了白手套,恭敬地把天皇、皇后的照片以及《教育敕语》从奉安殿请到大厅,并带领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行「最敬礼」,仪式极为庄重,气氛近乎威压。
安藤觉得,整个过程稍有差池,或者在接下来宣读《教育敕语》时读错一个字,校长少不得也得自杀。
随后,校长开始一字一顿宣读《教育敕语》,300 多字竟读了三分钟,全体师生只能保持低头鞠躬的姿势三分钟不动。屋子里没有暖气,安藤和不少学生的鼻涕挂了下来,他们努力小声吮吸着,这是一场彼此心照不宣的比赛,谁鼻涕先落地,就算谁输。
《教育敕语》终于宣布完毕,校长又带领师生对御真影三呼万岁,接着齐唱国歌《君之代》。
仪式结束后,安藤收到了一盒糖果。老师告诉他,这是天皇的赏赐,要感念皇恩浩荡。这样的糖果,每年能收到三、四次。
几十年后,亲历者回忆起这些学校仪式时,依然印象深刻。相当一致的观点是,仪式能让他们从感觉中直接体认天皇的神性,无需语言。长期浸润其中,对天皇的尊奉会成为终生的身体习惯,将自动执行。
当代的相关研究表明,这种直接诉诸听觉、视觉、身体感觉,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紧张仪式体验,对塑造儿童的特定人格确有其效。
实际上,在当时的日本,对这种校园仪式已不乏批判之声,一些有识之士指出,这些仪式只能培养「迷妄的观念」「卑屈的精神」,形成不明事理、妄信权威的人格。
敬畏是塑造忠顺臣民的必要条件,但显然并不充分。校园仪式只能告诉儿童应该忠诚,至于怎样输诚效忠,还得努力向古今的忠臣良将们学习一个。
这在日本教育史上也有一个特定称谓:「军国美谈」教育。
与学校仪式不同,「军国美谈」教育的过程并不特别威严骇人,通常的形式都很和风细雨,并善于借鉴当时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寓教于乐,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载歌载舞,做天皇的好战士
日本在近代教育体制建立之初,已难掩对军事化教育的喜爱。
1886 年,奉森有礼之命公布的《师范学校令》明确指出:普通教育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合格的教员,教员应具备顺良、信爱、威重的气质,而兵营式的军事化训练是锻炼三气质的最好方法。
以此为依据,日本师范学校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都严格按照军事化的形式组织开展。这些教员日后走上教学岗位,自然也就把军事化风格带到了课堂,给学生以耳濡墨染。
「军国美谈」教育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军事化教育:它主要从内容出发,精心编撰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通过调动儿童情感的方式来「培育道德」:平时做忠顺良民,战时随时准备为天皇「义勇奉公」。
1903 年,日本文部省将教科书的编订权从民间收归国有,以此为契机,大量讲述忠君爱国、勇武奋战的军事故事被分批编写进教科书。基本上每修订一次,就大幅增加一次军事故事的比重。
以「国语教科书」为例,1914 年第一版语文教科书的军事文章共有 14 篇,1934 年第四版已增加到 23 篇,至于 1941 年的第五版,猛增到了 61 篇之多。
不过,对英雄叙事方面见过世面的中国人而言,这些故事多少显得有些普通,并不如想象中的过瘾。
较早进入教材的军事故事,素材主要取自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其中几位明星人物的故事在教科书中反复出现,如分别代表高级将领和中层军官的乃木希典与广濑武夫。
陆军大将乃木希典是忠君爱国的标本式人物,在小学教科书中的出场率长期稳居第一,且出场年龄、场合多变,堪称人生全景式展现:
幼年时的乃木,柔弱怕冷,父亲故意在冬天脱光他的衣服,给他泼凉水,以锻炼其意志;战场上的乃木,义勇奉公,在指挥围攻旅顺要塞时,坚持携两个儿子上战场,结果双双战死,香火因此断绝;生活中的乃木,极具社会公德,雨淋湿了衣服绝不在列车上就坐,不给别人添麻烦。
乃木死也死得不凡,他在天皇出殡当晚,与妻子一道为圣上自杀殉死。
广濑武夫是教科书中出现频率第二的英雄人物。在 1904 年的的日俄战争中,广濑武夫带领一支敢死队乘货船试图闭塞俄军控制的旅顺军港。在货船自沉顺利,任务即将成功的档口,广濑却发现衫野孙七上等兵不见了。爱护部属的他反复寻找,结果痛失逃生良机,中炮身亡。
这位爱兵如子的中级军官,生平事迹虽远不如乃木大将耀眼,但在海军敏锐的宣传攻势助力下,很快破格与乃木希典并列为「军神」。他的其它先进事迹此后也陆续被发掘出来,入选教科书。
除了军官阶层,取材自普通士兵乃至普通民众的「军国美谈」也为数不少。如第三版国语教科书的课文《一太郎屋间》,讲述了一位腿脚不便的老母亲翻山越岭来到悬崖边为即将出征,参加日俄战争的儿子送行,母亲对着儿子呼喊:「你不用担心我,你要好好效忠天皇。」
不幸得是,教科书采编人员百密一疏,这则故事并不可靠。
据当时的《文部时报》披露,老母亲当时喊的其实是:「妈妈在这里,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啊,妈妈等你呢!」当舰艇上的儿子举枪致意后,她又说:「看见你的脸我就放心了……」全然没有「效忠天皇」的影子。
以今天的眼光看,真实故事或许更为感人,但也失去了宣扬「忠君报国」的价值。获悉真相后的日本文部省紧急于第四版修订时撤换了这篇课文。
除了在课堂上听教员照本宣科,昭和儿童们还有机会通过歌唱、朗诵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去反复确认忠君英雄们的伟岸。
大正时期,得益于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各种进步教育运动盛行。如由小原国芳开创的「全人教育」,即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注重艺术教育,鼓励戏剧,歌唱等艺术活动。在小原看来,美育是人类道德塑成的关键,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源泉。
▼ 歌曲《广濑中佐》,曾入选日语小学教科书
日本教育部门很快觉察到,这些看似进步主义的教学思潮,与宣扬忠君爱国未必存在必然的冲突,大可以收编招安。大正教育运动所强调的艺术表达和情感表现,可以增强忠君爱国故事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强烈地体认忠诚与勇武。
对进步教育家而言,事情也并不难办,无非是把剧本由莎士比亚,换成「肉弹三勇士」。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与忠君爱国的军国民教育,两不耽误。
或许正得益于此,日本海军中尉三上卓才能有足够的才气,在 1930 年写出一曲《昭和维新之歌》(词曲均由其创作),激励着一辈辈的昭和男儿们前仆后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