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乔治·马洛里登顶珠穆朗玛峰之前,在一次演讲中被问到,既然登山这么辛苦又危险,甚至随时可能送命,为什么还要去做。他这样说道:
“只因为它在那里。”直到现在依然有人冒着生命危险不断攀登更高的险峰。用“刀割般的寒风”和“刺骨的疼痛”来形容他们的感受并不夸张,这就是事实。
大多数人对这些强忍痛苦、向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迈进的勇土怀有敬意,但同时也对这种行为表示不解。何苦放着平静安逸的生活不过,非要自已折磨自己呢?根据动力*降低理论,人们不是应该倾向于追求安定而回避紧张与刺激吗?
但是仔细回想一下,我们真的不喜欢紧张和刺激吗?真的无论什么时候都在追求安逸稳定的状态而回避不适感吗?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追求紧张刺激的欲望。来看一下社区里的小公园,经常能看到一边忍着恐惧一边爬上更高的滑梯的孩子,或者不断将秋千荡得更高更快的孩子。游乐园里又是什么样呢?那些让人心跳到室息的刺激项目前往往排着长长的队伍。如此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追求紧张与惊险(*对立过程)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并不是一直追求安定、舒适、松弛的状态,有时也寻求适当的刺激与唤醒。
我们的大脑需要外界刺激唤醒来维持正常的工作。工作了一辈子、突然退休回家的老人往往闲不住,还要找些事情来消遭就是这个原因。“无聊得要死”其实并不仅仅是句玩笑话。子女们为了孝敬老人常常说:“您什么都别做,就在家享清福吧。”现在看来,这句话可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也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追求某种极限的刺激,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当刺激的最低标准,即最优唤醒水平(optimum level of arousal),这个水平因人而异,就好像有的人喜欢坐过山车,而有的人连旋转木马都不敢坐。
最具代表性的最优唤醒水平过高的表现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医生在对多动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精神药物)时使用镇静剂,结果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使多动的行为更加严重。而使用了刺激自律神经系统的唤醒剂使身体进人唤醒状态后,患者出人意料地安静下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患ADHD的儿童的最优唤醒水平高于其他儿童,为了使身体进入充分唤醒的状态,他们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而使用了唤醒剂后,唤醒水平得到满足,自然就会安静下来了。
人体追求适当的唤醒这一事实在儿童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越小的孩子越不喜欢按时上床睡觉,这是因为与唤醒相对立的睡眠*使他们感到不快。小孩子越是困的时候越喜欢磨人,也因此没少受大人的训斥。
我们经常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的,孩子听着妈妈讲的故事进入梦乡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最近已经有心理学家从这一点出发,提出睡眠问题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原因。
最优唤醒水平与工作绩效之间也存在联系。美国心理学家叶克斯与杜德逊提出,适度的唤醒水平能使工作绩效达到最优,唤醒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绩效降低。这一理论被命名为“叶杜二氏法则”*(社会性促进)。这里所说的唤醒程度过高是指过度紧张、压力过大:唤醒程度过低是指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通常父母都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选择在家中安静的环境下学习而一定要去图书馆,其实过于安静的环境会使唤醒程度降低。在图书馆这样的环境中更能专心学习,就如同现在一些大学生选择在咖啡店里学习一样,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完全安静的环境并不适合学习。由此来看,昏暗的有着高高的隔板的自习室与其说是学习的场所,不如说是睡觉的好地方。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最优唤醒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