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系在哪里最合适|大象公会
「抹胸」还是「露臀」,决定了你的姿势水平。文|狸花猫
腰带系在哪里最合适?「抹胸」还是「露臀」,成了很多人的艰难选择。
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胖人陡增,而且由于东亚人的基因,大多数是脂肪堆积于腰腹部的中心性肥胖。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2017年数据,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中心型肥胖率为25.7%。
中心性肥胖使正常的腰线处于围度最大的位置,腰带系在此处很难保持稳定。
于是,人们只能以仰角或者俯角才能系住腰带,往往呈现为「抹胸」或「露臀」。遗憾的是,这两种系法都很有问题。
如果用俯角系住腰带,就很难避免这样的尴尬场景:一个人久坐之后站起来,会下意识地提一提裤腰;下蹲则更不雅观,裤装前襟会出现直接的堆叠,同时后裆难以贴合。
· 腰带系在肚腩以下,是不负责任的胖子
· 有些人是不适合蹲着的
但如果以正常腰线或者仰角把腰带系成「抹胸裤」的样式,腹部的球状结构就会导致肚峰以下出现悬空。而且随着人体运动,裤装前襟还会出现很醒目的堆褶。在社交场所,这几乎是一种灾难。
· 累累的伤痕,腰带走过的路很不平凡
或许对于胖人来说,腰带系在哪里都很难说是舒适美观的。即使是瘦子,对于腰带的折腾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炫耀&束缚:历史上的折腾
民国以前,中国人的服装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上下一体和上下分离。上下一体的服装主要是各种形制的长衫。它的结构本不需要腰带,腰带主要以礼制需要的方式,出现在各级官员直至皇帝的腰间。
· 腰带的饰物「銙」有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由官方严格规定。为了表明身份,官员把腰带系成了呼啦圈。官员见面不必自叙等级,一看腰带就知道谁应该先行礼
家境较好的文人,系上一条合适的腰带显得精神,但不系也没关系。对于劳动人民的「短衣帮」,腰带才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方便田间劳作,裤子要以布带系住以防脱落。在生活非常艰难的时候,这样的腰带还可以用来上吊。
现代服装的形制来自西方,外国人也经历过长期的折腾。德克萨斯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了35万本英美文学作品后发现,对女性美的描写中,纤细腰身最多,细腰被看作女性身体的最美部位。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西方女子就要通过穿着来改变身体的自然形态。除了臀垫、高底鞋、裙撑架之外,束腰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其对身体健康的损害程度堪与缠足相比。
· 《泰坦尼克号》中,这是罗丝感到窒息的东西
· 《乱世佳人》中,南北战争时期,保姆对斯嘉丽的方式更加残暴
日本女性的腰带更妖娆一些。直到现代,和服和木屐依然是部分中国女孩的美好向往。那么宽的腰带,实在不好说它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与女士爱美相比,男士的腰带更多融入了军旅的元素。
军旅Vs民间:都是为了装
冷兵器时代军队的制式服装,多有皮革和金属防护部分,用细绳、扣锁束紧。枪炮被发明之后,出于携带弹药、装备的需要,腰带必不可少。这个时候,腰带高低的选择并不是胖人引领的。
西部电影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枪手们的腰式击发。从拔枪到击发,平举式大概需要0.9~1.2秒,腰击式只需要0.4~0.6秒,这个差异足以决定生死。
· 大镖客乔1秒射杀罗霍兄弟4名匪徒,靠的就是撸
拔枪、压枪、上膛、击发一气呵成,瞄准靠的是瞬间的感觉。要完成这样的动作,腰带必须处在低位。
· 《夺宝奇兵》里,印第安纳·琼斯的腰带也很低
· 腰间击发的压枪动作。除了上膛以外,还有稳定射击的作用
手枪快速拔枪在抵近射击场景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这样的场面并不多见。从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到20世纪的世界大战,步枪才是士兵们的主要武器。而为适应长期的战斗,士兵必须携带适用的装备和足量的弹药。
· 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一位英国列兵的装备,数量夸张
这么多的装备放在背包里很难即取即用,插在腰带上就方便得多。各种装备放入小型专用包一并穿在腰带上,既不影响行动,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装备携带量。
· 一战时整装的英军士兵
· 美军装备包括手枪、匕首、手雷、弹夹、指南针、水壶、餐具、多用工具等在内有20多种。到越战时,美军单兵装备总重达35磅,大部分都要通过腰带一一穿起
这一大把东西如果都系在低位,士兵们不如去跳草裙舞。为了穿起这些物品,各国的士兵都要系两条腰带:一条是系住装备的武装腰带,一条是系住裤子的普通腰带,两者的位置都相对靠上。
武装腰带系在靠上的腰间,可以充分利用腰部空间,而把裤子系高些更稳当。即使是不携带装备的时候,士兵也会把武装腰带习惯性地系在比较靠上的位置,和抹胸裤的高低相当。
军用腰带便于士兵装东西,平民的腰带则主要为了装饰。
古老的欧洲,苏格兰人穿的是方格裙,可以直接让人「Kiss my ass」。英格兰和法兰西的绅士们看不上这样的粗俗,穿的是礼服样式的袍子。到路易十四时代,长及膝部的外套、比其略短的内衫和紧身贴体的及膝半截裤,成为现代三件套西服的始祖。
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当时的人们会把半截裤趁湿穿上,裤子干了之后就会非常贴合。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迟早成为革命对象。
1789年,法国革命者就把长裤「庞塔龙」作为对半截裤的革命:裤子变得越来越长,一直从小腿肚延伸到脚面。「不露袜子」后来成为西装穿着的规范之一。裤装流行之后,腰带也成为民间必备。
· 由于外套里还有短衣的存在,西装的腰带并不外露
此后,裤子上端要匹配穿着者「自然腰部(natural waist)」便成了西裤的传统。「自然腰部」是理想身材下胸部和臀部之间的身体最窄部分,也就是真正的腰。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担任时装设计课程总监的格罗夫斯先生,为西裤的穿着原则设立了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不要暴露袜子及腹部。
清末到民国时期,西装传入中国,上海又一次引领潮流。十里洋场的时髦行头,包括英式呢帽、箭牌衬衫、羊毛围巾、镶钻领带扣针、瑞士手表、德国蔡司·朋克塔平光眼镜等,加上西装一共15件,是上海小开的必备利器。这一套下来,成为一个漂亮少年需要88.7银元。
· 时髦的溥仪(右),腰带扣很是醒目
到了革命年代,与上海小开相比,还是军人显得更出人头地:他们有外露于腰间、可以挎着手枪,一看就很威武的皮带。作为职业军人和指挥官,将领的着装非常重要。为了显示军容军威,腰带必须持重、威武,系在全身的黄金分割位置。
· 桂系四将领:左二李宗仁,左三白崇禧(《东方画刊》1941年第四卷第1期)。系着腰带的三位,明显比没系腰带的精神得多
· 1929年,《良友》杂志上的阎锡山,提气全靠这皮带了
即使是同一个人,穿着常服和礼服时,系不系腰带的区别也非常大。
· 1909年,略显疲惫的海军提督萨镇冰
· 1913年,有腰带系的海军司令萨镇冰意气风发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也必须用腰带来提升士气。1929年,红军进入闽界,在长汀县以缴获接收的反动服装厂建设了「红军被服厂」。参照当时苏联红军军服和列宁八角帽式样,经过毛泽东亲自审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设计确定了灰蓝色、配有绑腿和八角帽的制式军服。
· 直到1936年,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合影时,仍然戴着红军式样的八角帽
腰带怎么办?解决办法是,直接从杀牛、马等大牲畜时获得的皮革上面割制。这些没有经过硝制和缩革工序的皮带,后来在长征中派上了大用场。
· 延安时期的贺子珍(左)和康克清。这个时候,腰带的位置已经悄悄往上移了
· 抗战时期海报。没有皮带,民兵用麻绳也得把腰勒上
解放军战士同样要系两条腰带。系武装腰带,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定要勒紧。这是有道理的。勒紧腰带可以增强肺部的含氧量,提高奔跑的速度和耐力。人民群众曾经长期采用这种方法扛饿。
反之,腰带勒得不紧,就会显得松松垮垮,严重抹黑军人形象。和被子叠得方、正步踢得好一样,腰带系得紧,才能显示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
军装固然显得很威武,但是除了卡斯特罗和金正日,平民很难天天穿着军装。
· 出访其他国家的时候,卡斯特罗依然穿着军装
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的年代,平民除了想尽办法淘换一套军装和俗称「板儿带」的武装带,在穿着上的模仿,就是把衬衫扎在裤腰里,把腰带露出来——这与西装的穿着习惯不谋而合。
· 即使是个红背心,也要用腰带扎起来才革命
一段时间里,「板儿带」更是成为一部分群体的标配。它不仅可以穿出军人威武的姿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迅速解下来打人。
直到1990年代,中国人穿着风格依旧。有的人把衬衫扎在腰带里面,是对革命传统的尊重;有的人这样做,是对西装穿着规范的学习——彼此看不惯的两种人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不管怎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先胖起来,甚至成为富裕的标志。但是胖了之后腰带怎么系,这是一个大麻烦。
问题回到最初,腰带系在哪里最合适?
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背包的腰带高度位于脐上5厘米负重行走时,对背部肌肉负荷的影响最小,与不背包行走的积分肌电值最为接近,肌肉呈现相对最为放松的状态。为了保持背部正直,中心性肥胖者也要些微后仰,以对抗腰部脂肪的重力,与背包的负荷相似。
这或许可以给胖人一个启示:有些人生经验,果然是很科学的。
参考文献
- 赫英斌.二战美国陆军单兵装备[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3.6.
- 华梅.中国近现代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 袁仄,胡月.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M].北京:三联书店,2010.
- 晚清述闻[M].文安,主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37.
- 马丁·温德罗.世界军服历史图鉴[M].姚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军服图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 潘建华.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 李雪婷,张晓兰,et al.背包腰带高度对背部肌肉负荷的影响[C].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2013.
- 马睿婕[法].缠足与束腰:从身体的束缚看中西女性形象认知[D].浙江大学:2016.5.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