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莉一个“怨妇”的民间救赎之路

□ 本报见习记者王瑞锋发自济南  来源: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发布时间:2009年7月28日

  这是一群女人对另一群女人的绝地反击。来自山东的杨锡莉,从个人反对包二奶到联合全国被“陈世美”抛弃的女人们,捍卫家庭、捍卫孩子,向“二奶”开战

  杨锡莉已经记不清,她进出济南市历下区法院到底多少次。这一次,是她状告上海东方卫视。

  2007年7月3日,上海东方卫视《真情实录》栏目对“女儿举报父亲包二奶”事件中的双方当事人进行采访报道。杨锡莉认为报道“严重不实”,并于今年5月31日起诉东方卫视。

  7月20日上午,法院门口保安看到杨锡莉像以前一样,扎着干净利落的发髻,手提灰色手提袋,径直走进办公区。一位书记员把《管辖权异议裁定书》交给她,口头通知“案件延期审理”,并让她交上30元作为给被告邮寄裁定书的费用。杨锡莉不明白为何邮寄费要由她承担,看到法院“驳回东方卫视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后,她没有追问,交上30元钱,大步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杨锡莉再次来到历下区法院,坚持询问案件何时开庭。“延期审理必须出具书面通知书,口头通知不保险。”面对影响力周刊记者,杨锡莉说出了她的担心。

  在济南杨锡莉的家中,略显空荡的房子收拾得整洁干净,新刷的墙壁挂着一盏崭新的白色吊灯,所有家具都重新布置一番。

  原来的模样已经无迹可寻。桌上的相框里,只有微笑的一对母女。“我会让女儿知道,没有爸爸她一样过得很幸福。”杨锡莉说。

  向妇联求助到女人自助

  “我不知道妇联能干些什么。”至今,提起被奉为妇女儿童“娘家人”的妇联,杨锡莉仍一脸不屑,在认定丈夫王志华“包二奶”之后,她曾多次到山东省妇联寻求帮助,但都无功而返。

  “不只我们一家,邓玉娇案、云南小学生卖淫案,作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妇联,却听不到它们的一点声音。从没有机构教导女性如何自尊自爱,孩子只能靠母亲,我们只能靠自己。”

  寻求妇联帮助无果后,杨锡莉选择了媒体。她也不记得,到底有多少家媒体采访过她。

  2006年6月19日,《法制早报》以《官员父亲“包二奶” 女儿告到中纪委》为题,首次对“女儿举报父亲包二奶”事件进行详细披露。从此之后,媒体采访纷至沓来、报道铺天盖地。6月23日一天,杨锡莉和王静在家中连续接受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和湖南卫视采访。

  杨锡莉打开泛黄的笔记本,上面用圆珠笔密密麻麻记录着曾采访过她的媒体名单,由于时间过久,字迹有些斑驳。“直接采访报道的媒体不下五十家,全国转载报道的媒体得有两千家。”杨锡莉说。

  但在杨锡莉看来,一些媒体的报道也有失偏颇,“为什么他们不采访我们就报道,有的采访我们,却在报道播出的时候,把我们的话掐头去尾呢?”

  2007年2月7日一大早,环卫工人扫起的灰尘还在济南街道上蔓延,正赶着上班的杨锡莉被尖锐刺耳的广播声惊呆,“状告父亲的女大学生王静被判有罪”,这是济南一家报纸小喇叭在宣传当期报纸的最新看点,循环重复声轮番轰炸杨锡莉的内心。此前一天,定陶法院判定王静侮辱罪成立,原告正是被杨锡莉恨得咬牙切齿的李翠莲。

  杨锡莉认为,报纸宣传在误导读者,因为该判决要在十天的上诉期过后,当事人不上诉才能生效。“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谁敢动我女儿,我就把官司跟她打到底。我不想让人提起我的女儿,就说她有罪。”

  2007年7月3日,上海东方卫视《真情实录》栏目以《骨肉》为题,播出在上海直播室对杨锡莉进行的专访,却引起她极大不满。

  杨锡莉说,节目主持人称2007年2月,李翠莲告王静侮辱罪一审胜诉,法院判定王静的行为构成侮辱罪,判处管制两年。“我当场提出了抗议,说此判决2007年4月份已被菏泽市中级法院认定为错案撤销,主持人在节目中却只字不提。”于是有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

  今年2月,杨锡莉以“反包二奶网”的名义赠给重庆卫视一面锦旗:公正报道战胜了邪恶及CCTV不实报道。她认为重庆卫视《拍案说法》栏目对她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报道,却让重庆卫视工作人员哭笑不得。此后,杨锡莉渐渐从媒体圈淡出,开始她的“新事业”。

  “以前就像在死里走过一遭,现在我们不会再软弱,女人只能靠自己。”杨锡莉擦擦眼角,用略带沙哑的声音重复说。

  “全国大老婆联合起来”

  “女儿举报父亲包二奶”系列报道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让杨锡莉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大量因丈夫“包二奶”而离异的妇女甚至孩子向她们倾诉或求助。

  2006年6月份之后,杨锡莉每天都能接到全国各地妇女和孩子打来的电话,她们或表示支持或只是倾诉,有的甚至希望把自家“丑事”刊登在王静的网站上。

  “广东一所大学一位叫陆群(音)的职员,丈夫是研究生院副院长,她每天凌晨一点打电话,哭诉丈夫包二奶,太可怜了。我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听她哭,安慰她。”

  “这样的电话我接了不下100个,就是一百个不幸的家庭。”杨锡莉指着笔记本上标注不同区号的电话号码说,“我总结了一下,她们大部分来自官员、公务员和企业老板家庭。”

  如今,这些不幸的女性纷纷加入了杨锡莉组建的QQ群“民间反二奶联盟”,“维护大老婆和孩子的合法权益,伸张正义,坚决打击二奶及包养者”——联盟群公告如此写道。

  “曾有位姐妹不满意大老婆这个提法,说应该改成维护合法妻子和孩子的合法权益,在包二奶的男人眼里,你不就是大老婆吗?”杨锡莉笑着说。

  在这个QQ群里,她们大都有一个温暖的名字,以及曾经温暖的家庭,“这位叫羊的女网友,来自长春,2007年被抛弃之后,创建了党委书记二奶生子网。”

  “高山流水是山东东营实验小学老师李建婷,她创建了中国反家庭暴力网。丈夫是警察,被发现包二奶之后,经常往死里打她,现在他们的离婚案,从东营法院打到滨州法院再打到章丘法院,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判。”

  杨锡莉随便指着群里的网友,信口拈来一个个不幸且艰辛的故事,故事全是由“包二奶”、“殴打”、“离婚”这些硬梆梆的词汇组成。“这些不幸的家庭,都源自丈夫包二奶,苦的却是孩子和女人。”

  身为群主的杨锡莉,需要组织她们相互支持鼓励,交流调查取证经验,学习写上诉材料,甚至宣传法律知识,几乎充当律师的角色。不过,最近让杨锡莉恼火的是,她发现QQ群被屏蔽了,谁打字发信息都看不到。

  “让全国的‘大老婆’联合起来,反包二奶,反二奶及包养者,就是我的事业,也是我们中华全国民间反二奶、捍卫家庭同盟的事业。”杨锡莉坚定地说。

  围剿“二奶”之战

  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08年1月9日,被称为“二奶杀手”的张玉芬,联合那些因丈夫“包二奶”而无辜受害的十六名妇女,在西安成立中华全国民间反二奶同盟,后改为中华全国民间反二奶、捍卫家庭同盟。杨锡莉正是发起人之一。

  她们在同盟宣言中写道:“哪里有压迫,哪有就有反抗!在被逼无奈之下,我们弱势的妻子们团结起来,向二奶们宣战!讨公理,讨说法,呼吁法律的健全公正,立法应与时俱进!呼唤人性、道德,呼唤人们的良知、亲情!于是此情此景、此形此势之下,我们成立了中华全国民间反二奶同盟!”

  她们用充满热血的词汇宣传与二奶不共戴天的仇恨,视二奶为“人民公敌”:“大刀向二奶头上砍去,全国受害的姐妹们,抗击二奶的一天到来了,打击二奶的一天到来了,前面有遭受迫害的同胞们,后面有正义的老百姓,咱们弱势群体团结一致,看准了二奶把她消灭!冲啊,大刀向二奶们头上砍去!杀!杀!杀!这是全国受婚外情迫害的,被丈夫遗弃的妻子们的心声!”

  当年“在大街上把二奶揍一顿,扒光她们的衣服,分开她们双腿”的“二奶杀手”张玉芬,如今改革她的“游击战术”,实行“围剿战”。张玉芬举办学习会,邀请刑法及婚姻法专家为成员集体上课,学习跟踪调查取证应注意的事项,力求做到有理、有利、有据。

  “地方妇联无能,政策、法律不健全,单个女人实力单薄,所以我们要联合。反二奶同盟尽力协助妇女搜集证据,控告丈夫,惩罚那些薄情寡义的男人,从他们那里夺回本就属于受害妇女应有的财产。”张玉芬在接受影响力周刊记者采访之前,正辗转在北京西站、清华园、房山,进行蹲点跟踪、调查取证。

  张玉芬说,同盟已经有11万名成员,一个女人代表一个家庭,男人“包二奶”的祸患可想而知,“我每年都接到逾千名受害女性的求助电话,据12年的调查经验发现,九成以上的求助电话,丈夫都是官员,尤其以权力部门最为严重,约占求助电话的五成。现在大官包,小官也包,就连卖烤串的都想包个擦皮鞋的,恬不知耻!”

  如今,52岁的张玉芬依然奔波在各大城市为受害妇女调查取证,她不知道自己还能跑多远,更不知道还有多少女性需要她帮助。

  而远在济南,49岁的杨锡莉戴着老花镜,把键盘敲得啪啪作响,她一边为自己的案件整理材料、搜集证据,一边向新加入的“盟友”传授经验。电脑右侧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若干法律书籍。她想早点结束这场持续数年的纠缠。

  “我希望我的女儿王静永远都不要加入我们的同盟。”杨锡莉抬起头望了望窗外,笑着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