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份《寻亲启事》:
生活中永远不缺乏悲情的故事,以至于需要越来越惨的情节才能打动人们越来越硬冷的心肠。在这一则《启事》中,没有多少意料之外的悲惨,但有一句不起眼的话打动了我:“我今年65岁了,5个孩子均已发达成家立业了。”从《启事》的文字上看,应该是本人亲自拟定的文案。看得出来,老人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文字并不工整。但是,他一连用了六个字来形容自己的5个孩子,其中“发达”两个字显得非常突兀,和“成家立业”根本衔接不上。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他怕。
当年,他因为家贫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亲人。今天,也许家贫还会阻拦他和亲人相认。他害怕他的家人误以为他老无所依,想投靠亲友。如果他的亲人至今生活状况没有多少改善,那么他们断然不敢出来认领他这个穷亲戚。所以,他要在《启事》中表明自己的生活状况:5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暗示他自己的晚年生活并没有任何忧患,这么写了尤嫌不足,最后又加上了“发达”两个字,意思是并不至于穷匮,有所结余。自己出来寻亲,真的是为了血浓于水的亲缘,而不是为了其它。
看到这一句话,想到后面老人细密的心思,让我感觉非常心酸。穷人家的孩子一早就知道世态炎凉,人心冷暖。虽然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在这份简单朴实的《寻亲启事》的后面,却有着洞察世态人心的生活智慧。见他用心之深,寻亲之苦,不由得被他深深打动。一个65岁的老人,一世的遭逢辛苦,对人世的认识理解,都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表露无余。
我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我徒然把一件美好的事情给曲解了。也许吧,我希望我自己理解错了。老人并没有这样复杂的心态,细密的心思,他只是想陈述一下自己的现状而已。不过,如果你见过贫寒的人家,见识过亲戚的白眼,领略过因为贫富、地位变化而变化的态度,那么你的想法或许会不大一样。
在网上又看见一则新闻:
政法专业的大学生王利(化名)被警方抓获后,供认他杀死了53岁的父亲。案发时,年轻人用弯刀割断父亲左臂动脉,又将其颈部砍断。“几分钟后父亲没有了任何反应才住手。”王利告诉警察,父亲在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儿子,拿上钱快跑。”
我看完之后,想起了《孟子》里的一个小故事: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这个故事和上面的新闻恰好相反,贵为天子的舜为了犯下杀人罪的父亲,可以丢弃天下就像扔下一只烂草鞋,背着父亲远远逃离祖国,到海边住下,而且会“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在真实的情况中,子女为父辈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父母可能为孩子作出这样的牺牲。新闻里的那位父亲知道自己求生无望,于是叫孩子远远逃走,别被警察抓住,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子女是父母的希望,自己被弑虽然是个悲剧,但是子女若还可以生活下去,生命就能够得以延续。作为父母而言,这是他们在世间的唯一心愿。这种心念,甚至可以超越自己被害而产生的愤怒。在那一刻,为人父母会伤心失望,但是他们依然会希望孩子活下去。
又有网友评论说,这样的父亲简直是愚昧!联想到前面的《寻人启事》,我突然觉得和周围的人无比陌生。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理解却如隔天渊。我希望他们的理解是对的,因为如果他们的理解广泛存在,可以说明这个世界上已经消灭了饥馑和仇恨。然而我又担忧,在这一天其实远未到来之前,太多人已经失去了替他人设身处地考虑的能力,也就失去了对生活的起码认知能力。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提问说:云南有旱灾的话,为什么灾民不喝矿泉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