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布罗意是纨绔子弟的谣言

网上流传着一段关于科学家的八卦,在多次转载之后已经找不出它最早出自谁手了,我这里摘录如下:

一、
巴黎。
一样的延续着千百年的灯红酒绿,香榭丽舍大道上散发着繁华和暧昧,红磨坊里弥漫着躁动与彷徨。
而在此时的巴黎,有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DeBroglie),从他的名字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贵族,事实上德布罗意的父亲正是法国的一个伯爵,并且是正是一位当权的内阁部长。这样一个不愁吃不愁穿只是成天愁着如何打发时光的花花公子自然要找一个能消耗精力的东西来磨蹭掉那些无聊的日子(其实象他这样的花花公子大约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德布罗意则找到了一个很酷的“事业”——研究中世纪史。据说是因为中世纪史中有着很多神秘的东西吸引着这位年轻人。
时间一转就到了1919,这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动着的年代。就在这一年,德布罗意突然移情别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感兴趣于当时正流行的量子论。具体来说就是感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光具有粒子性。这一观点早在十几年前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坦用来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即便如此,也非常不见容于物理学界各大门派。德布罗意倒并不见得对这一观点的物理思想有多了解,也许他的理解也仅仅就是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说“波就是粒子”。
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因为年轻而摆酷,德布罗意来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研究生。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色的人生轨迹。

二、
历史上德布罗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读他的研究生也许已经很难说清,事实上德布罗意在他的5年研究生生涯中几乎是一事无成。事实上也可以想象,一个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中世纪史爱好者很难真正的在物理上去做些什么。白驹过隙般的五年转眼就过去了,德布罗意开始要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其实德布罗意大约只是明白普朗克爱因斯坦那帮家伙一直在说什么波就是粒子,(事实上对于普朗克大约不能用“一直”二字,此时的普朗克已经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量子假设,又回到了经典的就框架。)而真正其中包含的物理,他能理解多少大约只有上帝清楚。
五年的尽头,也就是在1924,德布罗意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页纸多一点,不过可以猜想这一页多一点的一份论文大约已经让德布罗意很头疼了,只可惜当时没有枪手可以雇来帮忙写博士论文。
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
而进一步德布罗意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
动量=普朗克常数/波矢
能量=普朗克常数*角频率
这就是他的论文里提出的两个公式
而这两个公式的提出也完全是因为在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光子的动量和能量与光的参数满足这一关系。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博士论文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对论文是否通过的投票之前,德布罗意的老板朗之万就事先得知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六位教授中有三位已明确表态会投反对票。
本来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的欧洲也依然如此。何况德布罗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来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
然而这次偏偏又有些不一样——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望众的内阁部长,而德布罗意在此厮混五年最后连一个Ph.D都没拿到,双方面子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
情急之中,朗之万往他的一个好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
当初的朗之万是不是碍于情面想帮德布罗意混得一个PhD已不得而知,然而事实上,这一封信却改变了科学发展的轨迹。

三、
这封信的收信人是爱因斯坦。
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尊敬的爱因斯坦阁下:在我这里有一位研究生,已经攻读了五年的博士学位,如今即将毕业,在他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有一些新的想法……请对他的论文作出您的评价。
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是弊国的一位伯爵,内阁的**部长,若您……,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

朗之万在信中,大约朗之万的潜台词似乎就是如果您不肯给个面子,呵呵,以后就甭来法国了。
不知是出于知趣呢,还是出于当年自己的离经叛道而产生的惺惺相惜,爱因斯坦很客气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该论文里有一些很新很有趣的思想云云。此时的爱因斯坦虽不属于任何名门望派,却已独步于江湖,颇有威望。有了爱因斯坦的这一封信,评审委员会的几位教授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

于是,皆大欢喜。

浪荡子弟德布罗意就这样“攻读”下了他的PhD(博士)。
……

这是一个极其卑鄙的谣言。我们可以来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卑劣地编制谎言的:

“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中世纪史爱好者”:事实上,德布罗意自幼在大哥物理学家莫里斯的影响下,一直对物理兴趣浓厚。德布罗意在1909年进入大学,1910年完成历史学位,旋即转修物理和数学,1913年获得物理学位。感情仅仅因为学了一年历史就成了“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中世纪史爱好者了”?

“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页纸多一点”:德布罗意论文的英译本73页。

“一个来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德布罗意的物理专业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一步步扎实完成。

“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望众的内阁部长”:德布罗意早年丧父,在他获博士学位时,他父亲已经过世将近20年了。

“如果您不肯给个面子,呵呵,以后就甭来法国了。”:好家伙,爱因斯坦要是去法国,法国总统都会蓬荜生辉的,他还在乎一个不存在的“部长”的面子?

真实的德布罗意是这样的:

  • 路易斯.德布罗意出生于1892年8月15日。父亲是五世德布罗意公爵。
  • 德布罗意的父亲去世于1906年(德布罗意时年14岁)。他的大哥莫里斯继承爵位成为六世德布罗意公爵。路易斯还有三个弟妹。莫里斯继续养育弟弟。他是一个物理学家,对弟弟影响甚深。
  • 德布罗意1909年毕业于Lycée Janson de Sailly中学,获得哲学和数学的业士学位(Baccalaureat,法国的中等教育学历),法语、历史、物理、哲学、数学成绩优异,绘画和外语成绩很差。随后进入La Sorbonne大学攻读历史。
  • 德布罗意1910年获得历史学位,进入事业彷徨期。据其大哥回忆,德布罗意不喜欢历史。经过短暂的改修法律之后,他改修物理和数学。他一开始上了庞加莱的数学和电动力学课程,感到很有兴趣。后来1911年,莫里斯作为索尔维会议的秘书,期间携小弟参会(有一个好大哥是多么重要!),让德布罗意最终决心投身理论物理。
  • 1913年获得物理学士学位
  • 德布罗意的教育被一战打断,他应征入伍,成为电子通讯兵。期间业余时间继续学习物理。
  • 一战后,进入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博士,1924年提交了博士论文,提出来著名的物质波概念。
  • 毕业后德布罗意继续研究工作,1928年成为庞加莱研究院的教授。
  • 1929年获得诺贝尔奖
  • 1930年代以后,在量子力学、核物理、光学、热力学等领域研究,先后著书25本。
  • 1932年成为庞加莱研究院院长。
  • 1933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成为终身secretary
  • 1938年成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 1944年被选举为法国学术院成员。
  • 1945年成为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成员
  • 1950年代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引导波理论。
  • 1953年成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 1960年袭承大哥的爵位,成为七世德布罗意公爵。
  • 1967年成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 1987年逝世,终身未婚。
  • 除了诺贝奖之外,还获得庞加莱奖章、普朗克奖章、等重量级奖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