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为何金强于宋

从政治上夸:

(金太宗)嗣位后,车马服御与臣下无别。乾元殿外四围栽柳,名曰“御寨”。有事集议,君臣杂坐,议毕同歌合舞,携手握臂,略无猜忌。甚至契丹献俘,醉酒聚麀。近年称尚汉仪,朴茂之风亦替。————《靖康稗史笺证》卷六

翻译:

金太宗完颜晟登基为帝后,使用的车马、服装和普通大臣没什么区别,只是居住的宫殿外围多栽了一圈柳树,美名其为“御寨”。如果有什么重要的大事,君臣一起开会商议,开会时座位杂七杂八,达成一致意见后大家唱歌跳舞、握手拥抱,毫无猜忌(所谓“毫无猜忌”云云,自然只是一种表象,部族政治中当然也有勾心斗角)。有时君臣甚至不分辈分尊卑的找契丹女俘虏喝花酒,开酒色party。最近几年倒是开始模仿汉家帝王威仪,原本的朴实风俗淘汰了不少。

金国置库收积财货,誓约惟发兵用之。至是,国主吴乞买私用过度,谙版告于粘罕,请国主违誓约之罪。于是群臣扶下殿,庭杖二十毕,群臣复扶上殿,谙版粘罕以下谢罪,继时过盏。————《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五

翻译:

为了对宋朝发动战争,女真人设立了一个特别金库,君臣发誓金库里的钱除非用于开战,否则不得动用。后来金太宗一时忍不住,还是从金库里拿了点钱改善私人生活。结果,金太宗的弟弟向宗室重臣完颜宗翰告状,金国群臣在完颜宗翰(粘罕)的带领下,追究金太宗违背誓言的责任,把他带下殿,用棍子抽了20下,然后集体请罪:“对不起老大!我们也是为国家着想!”金太宗无言以对,只好说:“算了算了,大家喝杯酒消消气!”


从军事上夸:

臣嘗觀金人之軍,兵器便利、衣甲堅宻,所以多勝;中國之軍,兵器不便利、衣甲不堅宻,所以多敗。何以言之?金人之軍,皆是民兵,平時賦斂至薄,而緩急以丁㸃軍〈原注:謂如兩丁㸃一丁之類〉,器甲鞍馬無非自辦。平時家居日逐,擐甲胄而習弓矢,所以器甲各適用;中國之軍,莫非黥卒,器甲從官給,身軀短小者或得長甲,修長者或得短甲,力能挽七斗弓者,或授以一石弓;力能勝兩石弩者,或付之以三石弩;致弓弩不適用,反與短兵同。寒餓之卒,無力自辦器甲,可勝嘆哉!昔馬燧製衣甲,必分三等,盖有深意;晁錯曰:“甲不堅宻,與袒裼同。射不能及逺,與短兵同”;夫驅人於行陣之間,以肌肉冒鋒刃,而甲不堅宻、器不適用,良可哀也!又北兵遇敵,步人、騎兵皆全裝,所以心固而敢戰;漢兵遇敵,馬軍全裝,步人則衣甲不具,所以心怯而畏戰〈原注:步人戴笠子,不能禦箭;有弇心,則無披膞之類是也〉。非特此也,金人軍行有車乘牛畜〈原注:多係三五十人共一車〉搬載器甲,所以步人可以全裝;我師之行,無搬載器甲之具,步人全裝則困於負擔矣

1、金军经常战胜宋军,和武器铠甲的装备优势有很大关系;

2、金军的士兵都是“民兵”(封建武士,类似于中世纪欧洲骑士、奥斯曼西帕希那种,不是后世所谓的“民兵”),日常在家里闲着没事就练习武艺,武器盔甲都是自己购置的,所以武器便利、盔甲合身;

3、宋军的士兵主要是“黥卒”(脸上刺字的刑徒兵,所谓的“贼配军”),武器盔甲都是官府负责发放的,而负责这些的官吏从来都是敷衍了事,装备质量低劣,动不动就缺少头盔、披膞等部件,而且尺寸不合身,经常给矮个子发长甲、给高个子发短甲,发给士兵的弓弩经常拉力过大,超过他们的体力范围,根本拉不开,打仗时完全无用。金军的步兵、骑兵都大量普及了全套盔甲,所以打仗时敢冲敢砍人;而宋军只有骑兵能勉强做到全身披挂,步兵普遍缺少盔甲,“心怯而畏戰”,让这样的士兵去跟金军拼命简直就是让炮灰送人头;

4、让宋军学习金军那一套自备武器盔甲行不行呢?当然不行!金国士兵“賦斂至薄”,只承担军事义务,不需要纳多少税,家庭产业的产出都归自己,所以他们有资财去购置装备;而宋朝那些可怜的“黥卒”待遇低下,吃饱饭穿好衣服都困难(“寒餓之卒”),哪里买得起武器盔甲?

5、不仅如此,就算朝廷慷慨,给宋军发足了盔甲,实际使用起来也很麻烦,因为金军的步兵随军都有牛车,每三五十人分配一辆,行军过程中盔甲用车运载,上阵开打之前再穿;而宋军严重缺乏运载工具,就算人人配有盔甲,也只能各自随身携带,长途行军之后疲劳不堪,作战时反而没有体力了


然后让我们反观宋朝的伟大功绩:

1.知道自己军事不足了想改正:

诏发京师禁军十指挥赴京东西路驻泊,以备盗贼。户部副使包拯言:『臣闻京师者,乃天下之本也。王畿之内,列营屯聚,此强本之兵也。而国家近年以来,边陲有警,乃一例调发,恐非固宗社、制戎狄之长策。今河北、河东惟有民兵可用,往年尝籍之矣,籍之未甚得策,又从而释之。窃见唐李抱真民兵之制,事颇相近,故当时昭义一军雄视山东。可取抱真之制,约而行之。民兵既壮,禁军留实京师,则内外安矣。』————《宋史全文》卷九

“唐李抱真民兵之制”,指的是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年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733~794)治下的自耕农民兵制度:

凡八年。抱玉卒,抱真仍领留后。抱真密揣山东当有变,上党且当兵冲,是时乘战余之地,土瘠赋重,人益困,无以养军士。籍户丁男,三选其一,有材力者免其租徭,给弓矢,令之曰:“农之隙,则分曹角射;岁终,吾当会试。”及期,按簿而征之,都试以示赏罚,覆命之如初。比三年,则皆善射,抱真曰:“军可用矣。”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前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旧唐书》李抱真传

李抱真麾下的这种民兵酷似中世纪英国的自耕农长弓手。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李抱真选择让一部分强壮平民承担军事义务,免除其税赋,土地产出均归自己,农闲时只管练习弓箭不用承担徭役,年终时亲自组织岁试考核射术,有赏有罚。结果用了三年时间,以极低的花费就训练出了两万可战之兵,实战效果也很理想,“雄视山东”、“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

然后大宋肯定搞不成这样子的,因为这需要皇帝主动下放权力,划分军区为藩镇,封各路武将为节度使,允许他们在各自地盘内便宜行事、甚至权力沿袭(李抱真的职位继承自其兄长李抱玉)。

你看这个例子就懂为什么宋朝军事变革一定失败了

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
————《宋史》宋真宗本纪

看见了吗,进士,就喜欢练剑,招致宋真宗的警惕和猜忌,担心全天下人都效仿他练剑,于是直接遣其回乡。

2.宋朝老百姓活的怎么样?

臣伏见泉州、漳州、兴化军人户每年输纳身丁米七斗五升,……南方地狭人贫,终年佣作,仅能了得身丁。其间不能输纳者,父子流移,逃避他所。又有甚者,往往生子不举。人情至此,可为嗟痛。……真宗皇帝哀怜百姓穷困之弊,祥符中特降御札,蠲除两浙、福建六路身丁钱四十五万贯。其时漳、泉、兴三州亦是丁钱折变作米,无人论奏,因依科纳。遂至先朝大惠不及三郡,三郡之人引领北望,迄今又四十年矣。臣闻圣人以生为德,以孝为本。今陛下之民至有父母不肯养子,不亦累于生生之德乎?

蔡襄说,这三州之地的百姓终年劳作,仅能凑足给朝廷的身丁之米。有些负担不起身丁米的家庭,只好父子分离逃亡他乡。许多家庭选择了“生子不举”,生了孩子便将之送人或忍痛杀死。

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以故民间少女,多鳏夫。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闭目背面,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有神山乡百姓石揆者,连杀两子,……闻鄂人有秦光亨者,今已及第,为安州司法。方其在母也,其舅陈遵梦一小儿挽其衣,若有所诉。比两夕,辄见之,其状甚急。遵独念其姊有娠将产,而意不乐多子,岂其应是乎?驰往省之,则儿已在水盆中矣,救之得免。
近闻黄州小民贫者生子多不举,初生,便于水盆中浸杀之。

上述见闻被苏轼写在书信里,告知了好友朱寿昌。朱当时在鄂州担任地方官。苏给朱出主意,建议他采取鼓励百姓举报的办法,来消灭这种风气:“立赏召人告官,赏钱以犯人及邻保家财充,若客户则及其地主”——用赏钱来鼓励百姓举报杀子者。赏钱由犯人和邻保地主出,理由是无论谁家有女性怀孕,十个月的时间里,其邻保、地主没理由毫无知晓,知晓了而不报官,罚他们给举报者提供赏钱,一点都不冤。苏轼还支持黄州一位叫做古耕道的士大夫,让他发动黄州当地的富人捐钱,来帮助那些“贫甚不举子者”。苏轼自己带头捐钱“十千”。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宣州百姓吕堂上书说,据他所见,苏南、皖南、赣北一带有“薅子”的风气,“男多则杀其男,女多则杀其女,习俗相传,谓之薅子。宣歙为甚,江宁此之,饶信又次之”——家中男孩多则杀男孩,女孩多则杀女孩。另一位北宋人王得臣也记载称,福建一带有“洗儿”的风气:“闽人生子多者,至第四子则率皆不举,为其赀产不足以赡也。若女则不待三。往往临蓐以器贮水,才产即溺之,谓之洗儿,建、剑尤甚”——因为财力养不活太多子女,福建人生到第四个孩子就不要了,会将之杀掉;若生的是女儿,不会超过三个。生孩子的时候,旁边放上一盆水,生下来便直接溺死。

“其(绍兴府)所载南宋新增税赋:(1)和买10万匹,已是五次蠲减之数,每匹以折钱6.5贯文计,则为65万贯;(2)役钱167928.950贯文;(3)水陆茶钱8008.203贯文;(4)小绫2500疋,折钱15422.5贯;(5)湖田米66003.74石,如以每石3贯折计,为钱198011.22贯文;(6)职田米15999.5,折价47998.5贯文;(7)折帛钱330432.628贯文。”

这7项合计为1417802贯文,意味着平均每丁增加4.232贯文的税赋负担,较之北宋初每丁160文的身丁而言,增加了25.45倍。

图片[1]-北宋末年为何金强于宋-银河百科全书

所以这么大的稅赋压力,干脆孩子也都不生了

今浙东之民有不举子者。臣尝承乏外郡,每见百姓诉丁盐紬绢最为疾苦。盖为其子成丁则出紬绢,终其身不可免。愚民宁杀子,不欲输紬绢;又资财嫁遣力所不及,故生女者例不举。诚由赋役烦重,人不聊生所致也。

3.宋军纪律简直不能太好:

辛卯,大理寺奏魔贼王宗石等款状,上曰:“此皆愚民无知,自抵大戮。朕思贵溪两时间,二十万人无辜就死,不胜痛伤。”乃诛宗石等二十六人于越州市,其馀皆释之。先是,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以全军讨饶信妖盗,太尉刘光世因命统制官王德、靳赛总兵会之,获王念经。德等凡屠两县,所杀不可胜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四

翻译:大理寺把反贼王宗石(南宋早期龙鸣起义领导人,明教人士,自称“王念经”)的罪状汇报给赵构,赵构说:“唉,这都是愚民不懂事,自己作死啊!我想起前段时间贵溪那边,二十万无辜的人就这样被杀,心里特别难受,现在别搞太过分吧。”于是只处死王宗石等为首的二十六人,其余剩下的胁从都放了。原来之前官军剿灭反贼的时候,刘光世的部下王德等人在抓捕王宗石的过程中直接屠灭了两个县,“所杀不可胜计”,不知道宰了多少无辜老百姓,赵构本人估测有二十万无辜者被杀。

“抗金义军“是这种德性:

十五日壬午,张荣屠通州。 张荣在鼍潭,为金人破其茭城,遂率舟船至通州,过捍海堰,欲出海,复归京东,为水涛所阻,不得去,遂据通州,粮且尽,取人为羓,断其首,斫其两臂、两胫,以盐淹,曝干,用充粮食,得脱者无几。————《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四

翻译:抗金水军头领张荣在鼍潭的根据地被金人攻破,便率领部下乘船航行到通州,本来想借道走海路,没想到被风浪所阻,干脆就占据了通州;随军携带的粮食吃完了,就屠杀通州居民(“羓”指大块干肉)吃,具体做法是砍掉脑袋,四肢剁下来,撒上盐,然后曝晒成肉干。从张荣的暴行中幸存的当地居民寥寥无几。

而且您可别忘了,干出这种事情的人,写在后世历史科普读物上那还是金光闪闪的正面人物!

【王德(1087年~1154年),字子华,通远军熟羊砦人。南宋名将。王德为刘光世部下第一悍将,作战勇猛,杀人如麻,人称“王夜叉”。淮西军变后,率所部八千人归于张俊部下,改号“锐胜军”。王德在对金国、伪齐的作战屡建奇功,官至清远军节度使,封陇西郡开国公。】
【张荣,北宋末、南宋初年抗金名将,民族英雄。生长在北宋末年的动乱年代,为抗击金的入侵,救民于水火,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占领东平府后,张荣聚集梁山泊地区民众抗击侵略者,不断袭击金兵,张荣骁勇善战,被人们尊为“张敌万”。】

就连岳飞军队也曾食人(不是主动食人),根据他的孙子岳珂所著《金佗稡编》第二十五卷记载,岳飞生前阐述自己早年的作战经历时曾说:

“先臣率先士卒,身被两枪,犹乘胜逐北,敌既退遁入栅,先臣尽䕶数十万之生聚保柴墟。是时,光世非特措置之责,漫若不闻,一兵之援不及。于泰既为分地,不从朝廷应副,饷道无所从出,先臣乃刲尸继廪,复䕶生聚,渡之阴沙而已。”

图片[2]-北宋末年为何金强于宋-银河百科全书

4.宋朝皇上简直不能再圣明,一定很父慈子孝

太上皇还自鎭江,上出郊奉迎……(太上皇)居于龙德宫。耿南仲建议尽屏其左右,于是内侍陈思恭、萧道、李琮、张见道十人并行贬黜,不许入门,敢留者斩。

翻译:赵佶从镇江回到京城,住在龙德宫。有人建议赵桓:你爸那些党羽得清除干净!于是赵桓把赵佶身边的近侍全部贬官赶出京城,敢留着不走的,斩。

上皇每有手笔付上,自称“老拙”,谓上为“陛下”;犹时取财物颁赐左右,上令开封尹,籍所入龙德宫物数目,有得赐者,出卽纳之于宫。

翻译:赵佶如果有书信交给赵桓,都是自称“老拙”,恭恭敬敬的叫赵桓“陛下”;赵佶手里还有点私房钱,时不时的拿点红包发给来拜访的人,赵桓得知后下令:凡是受过我爸赏赐的,都老老实实交给我!

先是,上皇谓金人必再犯至京阙,请帝留京师治军国事,欲自往西京治兵,宰相吴敏劝上,言:“不可也。上皇向在南方巳有截留诸路兵之意,今幸归京师,陛下问安视膳全孝道足矣,岂可以军旅之事累之乎!”

翻译:赵佶对赵桓说:金人迟早还会再次侵略,形势严峻,儿子你留在京城处理国事,让我去西京(洛阳)帮你练兵分担国防压力,好不好?宰相吴敏立刻劝赵桓:你爸前段时间在镇江就不安分,偷偷截留散兵游勇,发展自己的小兵团,现在好不容易回京城,还能让他跑了?你每天供他好吃好喝就算是尽孝心了,千万别让他再有机会管理军队!赵桓深以为然,于是否决了赵佶的提议。

至是天甯节,诣龙德宫上寿,上皇满饮,乃复斟一杯,以劝上,而大臣有蹑上之足者,上坚辞不敢饮而退,上皇号哭入宫。翌日,置黄榜于龙德宫前,捕间谍两宫语言者,赏钱三千贯,白身补承信郎,自是两宫之情不通矣。

翻译:在赵佶生日这天,赵桓前往龙德宫拜寿,赵佶倒了杯酒请儿子喝,赵桓身边的马仔见状立即踩赵桓的脚,暗示他:“你爸这杯酒不怀好意,千万别喝!”赵桓秒懂,赶紧推辞说“老爸不好意思我今天肚子不舒服医生说不能喝酒”,赵佶一看儿子居然怀疑自己想毒死他重新上台,气的嚎啕大哭,转身离去,宴会不欢而散。第二天,赵桓公然在龙德宫外面张贴黄榜:“鼓励大家举报给太上皇通风报信的间谍!抓住间谍赏三千贯!没有官职的加封承信郎!”从此两宫之间再无联络。

5.金人如何看待岳飞?

卿家专制蜀汉,积有岁年,猜嫌既萌,进退维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义,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叶不可以复合,骑虎之势不可以中下矣。此事流传,稔于朕听,每一思之,未尝不当馈叹息,而卿犹偃然自安。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参夷之诛,可不畏哉?】故智者顺时而动,明者因机而发,与其负高世之勋见疑于人,惴惴然常惧不得保其首领,曷若顺时因机,转祸为福,建万世不朽之业哉!
————《金史》完颜匡传

这段话清楚表明以下两个事实:

1.金国人承认岳飞的能力、威名、功绩都很出彩;

2.金国人并不认为岳飞之死是自己搞出来的阴谋(什么“必杀飞始可和”),相反,在金国人看来岳飞纯粹是死于宋朝皇帝和官僚的猜忌。

出处:为什么满江红网上骂声一片? – 洋葱小姐与猫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562131/answer/2869254032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