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位列“中兴四将”之一,英勇善战的事迹自不必说,但检点各种正史、稗史和民间传说,他的经历却还有另外一面。
女色问题
韩世忠“一门四夫人”,非常罕见,而且四个妻子中有三个出自娼门。
梁氏(野史和话本给取了个名字叫“红玉”)的事已经广为人知,三夫人茆氏(茅氏)、四夫人周氏的来历也比较特别。
胡舜申的《己酉避乱录》中记载——
初,(杭妓吕)小小以有罪系于狱,其家欲脱之,投世忠。
世忠偶赴待制饭,因劝酒启曰:“某有小事告待制,若从所请,饮巨觥。”待制请言之,即以此妓为恳。
待制为破械,世忠欣跃连饮数觥,会散携妓以归。
妓后易姓茅。
吕小小犯了罪,韩世忠凭着自己的人脉和几大杯酒帮她摆平了官司,直接带回家。
在老韩眼里,犯法什么的都是“小事”,没什么是喝上几杯不能解决的。
上文中提到的待制,是徽猷阁待制胡舜陟,当时充任临安知府,《宋史》里有传。
他是作者胡舜申的哥哥,所以这个故事可信程度应该很高。
周氏的故事颇为曲折,前半段见于《宋史·赵叔近传》,后半段见于王明清的《挥麈录》。
《宋史》卷二四七中说,王渊还在汴京时,看上了娼妓周氏,却被秀州太守赵叔近纳为妾。
王怀恨在心,找到机会诬陷赵叔近通贼,削职囚禁,另派了一个酷吏朱芾去上任。
秀州军民怨愤,把朱芾扣押起来,请赵叔近复职。
当时张俊、韩世忠都是王渊的部下,王派张俊去秀州镇压军民的“叛乱”,实则要除掉赵叔近。
张俊心领神会,等赵出城迎接时,便让他写一份情况说明。赵叔近刚拿起笔,右臂就被砍断。
他大叫自己是“赵宋的宗室”,然而张俊毫不理会,直接将其斩杀,在镇压了秀州军民后,又夺回周氏,再献于王渊。
为了一个女人,平白无故就杀了一个好官。
赵叔近是皇亲,又有民望,却依然在官场的斗争中不能保全性命,就这样冤死了……
宋史的记载到此为止,《挥麈录》补全了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
张俊将周氏带回后,王渊夸讲他“处置甚当”,要把周氏送他。张俊惶恐不敢受。
这时王渊看到韩世忠恰好在旁边,就转手送给了老韩。
老韩欣然接纳,坦然受用。
周氏“既归韩,甚宠,为韩生子。韩既贵,受国封之荣”。
周氏之子叫韩彦古,曾任过户部尚书。她夫贵妻荣,后来封为蕲国夫人。
除了喜欢结识青楼女子以外,老韩还喜欢“结识”部属的妻女。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中说——
韩世忠晚年好游宴,常赴诸统制之请,莫不以妻女劝酒,世忠必酣醉而后归。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宋史各传回护处》当中说,“世忠固一代名将,然少年时意气用事,亦多有可议者”,算是非常委婉地批评。
但从《会编》的记载来看,老韩的这种爱好并非只是“少年粗豪之过”,而是一直持续到了晚年。
呼延通之死
韩世忠爱把部下的妻女当成陪酒的歌伎,手下也并非都忍气吞声。
有一个人就反应很强烈。
惟呼延通忿忿有不平之意,虽备礼邀世忠到私宅,然未尝辄离左右。
《会编》同上
呼延通是名将呼延赞的后人,通常认为他是《水浒传》里双鞭呼延灼的原型。
两人不仅出身相同,而且呼延灼在二败高俅时,大战韩存保的情节,与呼延通在绍兴六年二月大战金将牙合孛堇的过程,极其相似。
但历史上,呼延通之死实与韩世忠有密切关系。
呼延通本是韩世忠手下得力战将,南征北战,屡建功勋,甚至在绍兴四年十月的大仪镇之战中救过老韩的性命。
然而,呼延通秉性耿直,对老韩好色这一点尤其不满,甚至发展到要行刺的地步。
《三朝北盟会编》引《中兴遗史》(这本书已经散佚)说——
一日,世忠与水军统制郭宗仪会于通家。
世忠略寝,通以手捉世忠之佩刀,宗仪适见之,搦通之手而呼曰:“统制不可!”
世忠觉而大惊,急驰马奔归,而令擒呼延通。
既至,世忠数其罪,责为崔德明军中自效。
这一段描述非常含糊不清。
并没有一个字提到呼延通要刺杀韩世忠,那么,他“以手捉世忠之佩刀”究竟是想干嘛?还有,郭宗仪抓住呼延通的手大叫“统制不可”,分明是认为他要杀老韩的意思。
然而很奇怪,如果韩、呼两人早已经有了很深的矛盾,那韩世忠又怎么会带人到呼家去吃饭?而且喝多了还心很大地在人家家里睡觉?
此疑点之一。
其次,按理说,行刺是重罪,呼延通不判死刑也肯定要下狱。可他被擒后,老韩只是数落他的罪状,再贬到崔德明的手下去将功赎罪。处罚如此之轻,似乎也说不过去。
此疑点之二。
联系到前面韩世忠喜欢叫部属的妻女劝酒,而呼延通忿忿不平的事,似乎只有一种解释:
当天,老韩对呼家的女眷似乎又有点不尊重了,但自己习已为常,混然不觉,喝高了还直接在呼家睡下。却没想到呼延通盛怒之下,情绪失控,以至于拿起刀来……而老韩知自己不占理,就没有追究他的死罪。
不过,这次“行刺风波”只是呼延通霉运的开始。
被贬之后,他冷静下来,开始后悔一时的冲动,努力想修复与韩世忠的关系。
十二月二十三日,是老韩的生日,部属都来祝寿。呼延通也偷偷从驻地淮阴跑到临安,送上寿香(一说寿酒,各本记载有出入)。
万没想到,老韩依然记仇。
本来韩世忠高高兴兴地坐在大厅上接受大家的祝贺,呼延通捱到最后一个走过来。
一看到他,老韩立即起身走入内宅,不再出来。
众目睽睽之下,呼延通就这样被䁁在外面,忍不住伏地大哭……
世忠见通,即走入府第,不出,通伏于地,滴泪成泓。
更惨的是,他的顶头上司崔德明也去祝寿了,亲见了这一幕。一回到淮阴,崔就指责呼延通擅离职守,判他仗十下。
接二连三的羞辱和打击,令呼延通大受刺激,最后,跳入了运河自尽……
然而,他的倒霉到这时还没有终止。
投水之后,呼延通其实很快就被救了,虽然已经昏迷,但还活着。
大家想把他肚子里的水倒控出来。
可惜那时是冬天,穿得太多,衣服的毛领子吸饱了水,膨胀起来,紧紧地箍住脖子,卡在那里,水出不来……
就这样,死了……
可怜的呼延通,他顶着呼延灼的出身和战绩,却有着比林冲和杨志还惨的经历,虽然名字为“通”,结果却死于“不通”。
这是绍兴十年的事。
呼延通是一员猛将,他死后,“人皆惜之,世忠后亦深自悔恨”。
削职问题
建炎元年十年,宋高宗南逃时,禁军在船上作乱,逼得左正言(官名)卢臣中坠水而死。
韩世忠当时是后军统制,作乱的孙琦等人是他部下,张浚认为老韩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奏夺去他的观察使一职。
后军统制韩世忠所部逼逐谏臣坠水死,浚奏夺世忠观察使,上下始知有国法。
《宋史·张浚传》
这件事,《韩世忠传》中没有,《高宗本纪》中虽有记载,却没提到老韩的名字。
然后再根据《宋史·滕康传》可知,其实一开始韩世忠只是被处以了罚款,经过中书舍人滕康的再次建议才被降职。
后军统制韩世忠以不能戢所部,坐赎金。
康言:”世忠无赫赫功,祗缘捕盗微劳,遂亚节钺。今其所部卒伍至夺御器,逼谏臣于死地,乃止罚金,何以惩后?”
诏降世忠一官。
《宋史·滕康传》
关于这个问题,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三》中解释过,“宋代国史,国亡时皆入于元。元人修史时,大概只就宋旧本稍为排次”。
而那些名人大臣的家传、表志、行状、笔谈、遗事,其实大部分都出自弟子门生之手,出于维护祖辈和师长的需要,“自必扬其善而讳其恶,遇有功处辄迁就以分其美,有罪则隐约其词以避之”。
脱脱在修宋史的时候,又以排列整理为主,没有仔细地加以对照,以至于不少记载互相矛盾或有脱漏。
比如前述周氏的事,《赵叔近传》只记载到她归于王渊为止,至于最后如何成为了韩世忠夫人,就要靠其它材料来补充了。
与女鬼的纠葛
上面的记载都来自正史、野史,后面回到我的本行:话本与白话小说。
宋话本《碾玉观音》里写了一个冷酷无情的郡王,打杀私奔的婢女,埋在自家的后花园,人家变成了鬼还不肯饶过……
这个故事后来又被冯梦龙收入《警世通言》,改名《崔待诏生死冤家》。
其中描述这位郡王——
绍兴年间,行在有个关西延州延安府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咸安郡王。
籍贯、官职都相符。
话本里,左手一口刀叫“小青”,右手一口刀叫“大青”,这个属于韩世忠的特征还被后世的金庸小说《鸳鸯刀》所取。
严敦易先生校注人民文学社的《警世通言》,直言这个话本是以当时民间关于韩世忠的传说作为背景。
程毅中先生校注《京本通俗小说》,也说故事里的咸安郡王即韩世忠,民间多有残暴的非议。
其实民间传说还不止这些,关于韩府的鬼故事,在洪迈的《夷坚志》里至少还有两个。
第一个就叫《韩府鬼》,另一篇是《鬼化火光》,据说是次子韩彦直(字子温)的亲身经历……
《韩府鬼》说韩家的小姐有一天在花园里见到一个妇人,圆冠褐衫,背面而立。她以为是府里的姐妹,就叫了一声,没想到对方转过身来,用木板一下击中韩小姐的胸口,倒地欲死。
韩府请了著名的方士宋安国来驱邪,说出此女是某大户人家之女,因有淫行,被父母和乳母一起投入井中,以青石镇压。
不过,这个故事的重点还是在于描绘宋安国出神入化的法术。
《鬼化火光》说韩子温12岁时,家里养了20个小妓。
一天晚上他在东厢见到一个小妓,呼之不应,追过去却怎么也追不上,明明对方看起来“雍容缓步”,走得很慢,但就是不可及。
眼看就要追出内宅了,韩子温大叫起来,这女子忽然“化形如匹练,迸为火光,赫然入沟中而灭”。
韩府的小妾宁儿当时也在场,所见相同。
大家都猜这园子里要么有伏尸,要么有宝物,也考虑过掘地三尺来验证,但因工程过于浩大,没能实施。
家宅不宁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所见又都是女鬼,不是有淫行,就是养的小妓,从一个侧面说明韩府里的女眷也实在很多,难怪民间用故事来编排韩蕲王……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