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之间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

长波电台问题:

苏联提出要建长波电台,主要是苏联的潜艇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进行远洋航行,当时还没有卫星通讯,所以需要大功率长波电台来维持通讯。

当时苏联军方提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在本土建,但是由于距离过于遥远,只能覆盖北太平洋;

第二,在友好国家建,即在海南岛和印度各建一个,保障苏联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讯;

方案提交给赫鲁晓夫后,在印度建电台的方案被否决了,因为双方关系还没有那么好,所以赫鲁晓夫提出在中国建设长波电台,赫鲁晓夫觉得这没什么问题,因为苏联刚刚援助了中国核武器和导弹潜艇技术,大家有来有往,建一个军事基地不算什么大事。

但是中方拒绝了这一提议,理由是“中国多少年以来都被人看作是一个没有主权的国家,这有损于我们的声望,有损于我们的主权。”

赫鲁晓夫对此表示理解和歉意,告诉中方提议建造长波电台是他的个人决定,未经过苏共中央的讨论,苏联“一丝一毫都不想破坏你们的主权或者干涉你们的内政,不想打入中国经济,总之不想做任何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权的事。”

随后,中方提出可以由苏联提供贷款和技术,由中方拥有完整的所有权,负责电台的建设和维护,苏联可在战时进驻并使用电台,赫鲁晓夫表示同意,这事就过去了。

联合舰队问题:

此事的起因是海军司令肖劲光私下询问苏联军方,能不能援助中国核潜艇技术,苏方表示核潜艇技术苏联现在还没有,等将来有了之后可以援助给中国。

6月,中方正式致函苏联政府,请求苏联援助核潜艇技术,随后,苏共中央指示驻华大使尤金回复中方,核潜艇技术可以援助给中国。根据苏方的说法,苏联从未提出过要建立“联合舰队”的说法,只是提议共同建造军舰,理由是中国的工业刚刚起步,就算有苏联的援助,也掌握不了建造核潜艇如此复杂的技术。

随后就是中方大发雷霆,花了五个多小时大谈两党关系,从国共内战一直聊到了苏联不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尤金感到事态严重,于是立刻向赫鲁晓夫汇报,并建议赫鲁晓夫亲自到北京向中方解释,于是就有了58年赫鲁晓夫访华。

会晤中赫鲁晓夫继续向中方解释,苏联不想建立“联合舰队”,只是希望双方“合作建设海军”,会晤期间,赫鲁晓夫又询问了一下苏联的潜艇能否进入中国的港口进行补给,中方回复不行,这样有损我们的主权,赫鲁晓夫抱怨了一阵,但也没有继续坚持。

这两件事对中苏关系影响不大,随后苏联又援助了中国核潜艇和中程弹道导弹技术,至少在苏方看来,这是无足轻重的分歧,是尤金传达的不好,忘了将苏共中央准备的备忘录交给中方,导致中苏双方发生了误会。1959年初,尤金被解除驻华大使的职务,随后退出了政治舞台。

关于中方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大发雷霆”,各方一直有不同的说法,赫鲁晓夫认为是中方曾长期遭受外国侵略者统治的国家,所以神经比其他国家敏感。另一种说法则是中方“大发雷霆”是假装的,目的是将赫鲁晓夫骗到中国,为金门炮战背书。

大家可能知道,赫鲁晓夫的外交政策叫“三和政策”,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演变”,所以赫鲁晓夫一直积极的与美国接触,进行裁军和控制核武器的谈判。在金门炮战之前,赫鲁晓夫正在筹划访问美国,与艾森豪威尔举行裁军谈判,中方在这时炮击金门肯定是得不到苏联支持的。

当时各国共产党之间为了显示团结,在联合公报中都会表示“双方就解决****问题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这就等于苏联为炮击金门进行了背书。实际上,双方的会晤压根没谈任何台海问题,赫鲁晓夫也不知道炮击金门的决定。

双方在金门炮战中另一个不愉快则是中方缴获了一发未爆炸的“响尾蛇”的导弹,苏联想对这枚导弹进行研究,而中方希望自行进行研究,然后将情报分享给苏联,双方为此发生了争吵。

不过总而言之,无论是长波电台、联合舰队还是金门炮战事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都不大,最后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中苏双方间真正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去斯大林化”和“大跃进”问题,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无法让步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