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改革死了
改革的终结
2003 年 5 月 6 日,由国家计委和国家体改委合并而成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正式挂牌。这个不动声色的挂牌仪式,同时标志着两个时代的结束。一 个是从 1949 年开始的计划经济时代, 另一个则是从 1978 年开始的延续了 25 年 的改革时代。对于带有“命令和强制”色彩的计划时代的消失,人们可能不会感 到意外,但对于一个被经济增长渲染得如日中天的改革时代的淡出,人们则多少 会有些突兀。不过,新机构的名称已经明确无误的将这种时代切换昭显出来。 虽 然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的名称上还保留着改革的字样,但秩序已经颠倒。 “发展”在前,“改革”在后。联想到 “计委”和 “体改委”在自己的时代呼风 唤雨的日子,这个名称上的变化显然不是“不经意”的。对于体改委的隐退,非 常了解中国改革的经济学家石小敏这样评论到:“迄今中国的 20 多年发展可以分 成两个阶段,前十多年是改革,后十年是转型。前一段,改革基本上是自上而下 推动的, 需要有一个宏观调控部门来指导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而在后十年,改 革呈现多元动力推进的局面。体改委能起到的作用自然越来越小。”然而对于中 国的新一代领导人来说,在 “发改委”这个名称背后, 显然还隐藏着他们对中国 改革形势更加乐观的理解。在他们那里,经过十年的时间,中国市场经济的体制 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毕,接下来的就是不断完善的技术性修补工作。对时代的这 种判断,充分体现在了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中。从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 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 2003 年十六届三中 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仅有一字 之差,即由 “建立”变为 “完善”。在体现执政连续性的同时, 也充分表达了新 一代领导人对现有体制基础的信赖。这个被简称为“新五十条”(对应于 10 年前 的老“五十条”)的《决定》 中罗列详尽、条分缕析的专业表达,更彰显了新一 代领导人越来越浓厚的技术官僚色彩。一位海外的评论家也注意到了十六届三中 全会的这个特点,他说,“24 年前的‘三中全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并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这次的意义恐怕更多的在于技术层面、经济与社会 层面, 可能没有太多很深刻的政治意义;不过没有太多政治含义与影响对中国来 说或许是一桩好事。”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评论员是在批评中国引为传统的“泛 政治化”倾向。不过,这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传统印象仍然停留在 20 多年以 前,与中国今天的现实颇多不符,甚至刚好相反。实际上, 自从 1978 年之后, 中国现实政治中存在的恰恰是“泛经济化”的倾向, 或者更加准确的描述是: 公 权的商品化潮流。中国政治对经济的控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一种更加隐秘、更 加有力的方式存在着。它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比传统的计划经济更加难以溶解的体 制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的乐观判断相比,这可能更加接近问 题的真相。而这种具有自我加强能力的“权力经济”体制,就是为雄心勃勃的中 国新一代领导人准备的舞台。如果不改造这个舞台,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审慎、 渐进、温和等等技术官僚与生俱来的性格优势就可能反过来成为束缚他们的致命 弱点。这种命运,在他们的令人尊敬的前任朱那里已经被悄悄的证明。
与外界普遍的印象相反,具有超凡魅力的朱先生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典型 的技术官僚。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事务性”官员。这并非朱的过谦之 词,而是十分清醒的自我评价。纵观朱在 90 年代初期主政中国经济以来的表现, 朱扮演的实际上是一个 “救火队员”,从 “清理三角债”,到 “经济软着陆”;从 “整顿金融秩序”到 “分税制”,朱的英雄时代始终被局限在一个既定的体 制舞台上。只不过,体制舞台的局促被朱的个人光芒掩盖了。朱的个人 魄力、智慧、信仰以及超群的行政管理能力是如此迷人, 以至于一位外国政要干 脆撇开所有带有主观色彩的形容词, 以不容置疑的客观标准评论朱:智商 200 以上。在共产党的领袖中出现这样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是非常罕见的, 这不仅让 西方人感到惊异,更使已经对政治人物形成了刻板印象的中国人欣喜。如果在整 个 90 年代中国政治中有什么明星的话,那就非朱莫属。但可能正是中国人 骨子里的这种英雄期待,导致了我们对体制和时代的错觉。这种错觉由于 90 年 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变得十分 “真实和可信”。不过,错觉毕竟是错觉, 朱最终还是亲自证实了这一点,虽然他表达得很委婉。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 注意到, 这位最接近西方民选政治家的领袖,在他作为总理的第三次记者招待会 上, 已经变成了一位 “不了解情况、 自我祝贺的总理”,这与他刚刚出任总理时 发誓要“ 闯地雷阵”的政治豪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说,在听过他的第一次记 者招待会后, 连“最玩世不恭的北京出租车司机”都感动了。不过这家富有盛名 的西方报纸忽视了另外一个寓意更加深刻的细节。早在前一年(2000 年)的记 者招待会上, 这位总理就已经露骨的抒发了他的无力感,他说, “我只希望在我 卸任之后, 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 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在一如既往的 幽默与谦虚中, 朱显然没有克制住他对体制的无奈。一位现代中国的总理, 最高 的自我期许仅仅是 “作一个清官”,足以反衬中国政治的真实现状。朱的这段自 白,一方面流露出他的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也证实了他与体制的依存关系。中文 里“清官”的意思其实可以翻译为“依靠坏体制作好事”的官员。以这样一个古 老的标准的来衡量,朱无疑是现体制中最杰出的 “清官”,但清官一词本身的含 义则界定了朱在行政上的最大边界。换句话说, 朱并不是以体制本身作为改革目 标,而是以体制赋予他的权力作为凭借,在现有格局中最大限度进行资源调整, 以维持经济平衡和经济增长。90 年代中期,朱鎔基通过金融、财政权力的上收 成功的调整了中央与地方严重失衡的关系模式,就是朱式执政思路的一个典型范 例。事实上, 这也是朱鎔基任内最为大胆的一次体制改造行动。但正如我们所看 到的那样,朱鎔基虽然暂时控制了泛滥的分权模式,但却没有能够稍微改变传统 政治权力本身。 这就是为什么在 90 年代末期,中央政府以及各类金融、工业利 益集团取代地方政府而成为盲目投资的主角的真正原因。准确的说, 朱在整 整十年中所作的全部工作,都是在开掘现有体制的资源,以全力维持中国的经济 增长和经济平衡。就这个有限的目标而论,朱无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为他毕 竟将中国的经济增长维持十年之久,并基本保持了中国社会的稳定。朱唯一 一次触及政治体制边界的改革,是他发誓要完成的机构改革任务(这实际上仍然 一次意义有限的具有传统特色的 “精兵简政)。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即便是这样 一个单纯的 “事务性目标”,朱也只能铩羽而归。显然,不管朱具备如 何卓越的个人才能,但在现存的政治体系中,他都不具备改造官僚体制的足够权 力资源。从这个角度观察,朱鎔基将自己自限为一名 “事务性官员”,并将自己 的目标完全设定在经济领域,的确是非常“聪明”的谋略。然而一个严酷的事实是, 朱已经按照一个清官的理想将现有的体制资源挖掘到了极限,后来者如果萧 规曹随,依样画葫芦,恐怕就只能南辕北辙。事实上,在主管中国经济的最后岁 月中, 就连朱鎔基本人也已经无法按照原有的路径继续前进了。
关注中国问题的人都会注意到,在朱掌管中国经济的最后几年中,在中 国 GDP 完美保持前 20 年增长姿态的同时, 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发散性的方式 开始蔓延。严重的失业、让人气馁的贫富分化、完全失控的腐败、农民的绝对贫 困化如此等等,都在中国经济奇迹的背景上投下了巨大而又黯淡的阴影。虽然这 些社会问题在 1990 年代中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但其不可遏制的顽强性格直到 90 年代末期才似乎被中国人突然发现。以中国的舆论管制程度,如果某个问题被允 许在公开媒体上讨论,就意味着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不过,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这些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而是在于它是不是可以在 短期内消除,在于它是不是可以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加以改良,在于目前的这种 体制是不是本身就是制造社会问题的根源。虽然朱鎔基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维 持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上,但说他没有注意到并采取措施改进这些问题显然是不 准确的。在朱内阁的最后一段时间中,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发生了一件非常有 意义的事情。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国有股减持事件。对于很少教条思想并经常对经 济学家冷嘲热讽的朱来说, 他推动国有股减持并不象经济学家“窃”以为的 那样是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是有着十分实用的目的: 为社会保障资金筹集 资金。从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热心及坚决表态上看,朱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中国 社会保障问题紧迫性。但这个过程在中国股市中激起了巨大的反弹。仅仅半年之 后, 朱就以“本届政府任期已经有限“为由,决定将国有股减持问题留给下一届 政府。如果说 90 年代中期朱的政策还是在下面遇到抵制的话,那么在他任 期的最后阶段,他的政策似乎已经很难走出中南海了。这无异于表明,一个不断 制造社会问题的体制正在不由分说的剥夺中国领导人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改革 的方向盘已经易手。无论他们多么出类拔萃,也无能他们在民间享有多么巨大的 声望。而对于持续了将近 25 年的中国改革来说, 这实际上是一声正式终结的下 课铃声。因为一个被悄悄培育了 20 多年的体制已经长大并站立起来,从此之后, 它将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逻辑改造这个国家,再也不会理会个别领导人善良的道德 意愿。那么,这个体制究竟是什么呢?它是我们誓言要建立的那个市场经济吗? 是我们在 20 多年之前期望的那个民主自由、繁荣均富的彼岸之国吗?
在一次纪念“南巡谈话”十周年的专访中,一位在近十年来爆得大名的经济 学家,以他一贯的自信对记者谈到了腐败:“腐败增多的原因不是搞了新体制, 而是因为有旧体制;而要想改革旧体制,在过程中不出点问题才叫 ‘见了鬼’。 在转轨过程中, 尤其两种体制交叉换位时, 或在新体制不成熟的时候,腐败可能 还会加剧。但不能因为有腐败,就停滞改革, 往回走绝对不是出路。要让水不断 的流动,腐败不制度化,不固化。”这段谈话如果放在 10 年之前,或许是正确的, 但如果在改革 20 多年之后, 我们仍然将问题推给旧体制,那就只能证明我们对 现实的麻木。事实上, 这段“标准”的解释反映了中国主流精英一种普遍流行着 的时代错觉。在这种错觉中,中国目前仍在存在着新旧两种截然不同体制的对立, 我们仍然在按部就班的走向一个新的体制。但事实却是,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已经 很难分辨什么是新体制,什么是旧体制。两种体制经过 25 年的磨合, 已经被完 全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两种体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不相 互排斥,而是相互配合,相互巩固。换言之,中国人今天面对的是一种完全成熟 了的体制,它既不是我们深恶痛绝的旧体制,更不是我们多年以身相许的新体制,
而是一种被官僚体系操纵得游刃有余的,完全足以自我循环和自我加强的畸形体 制。 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什么 “走回头路” 的问题(我们早就回不去了),而是 走上了歧路的问题, 不是什么“不制度化、不固化”的问题, 而是已经完全被锁 定在歧路上的问题。当大多数人(像那位经济学家一样)仍然沉浸在未来的想象 之中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到达了终点。不幸的是, 我们经过 20 多 年辛苦跋涉所到达的这个终点,并不是什么美丽的 “新世界”,而是中国历史上 反复出现过的旧朝代的翻版。王亚南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在它那部研究中国 官僚体系的开山之作中提醒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官僚政治体系有着神奇的亲和 力,它可以与任何体制相互融合。它既可以与古老的小农经济,也可以与现代意 义上的自由市场或者国家资本主义相结合;它既能够将儒释道汇于一炉,也能够 将现代三民主义、法西斯主义杂糅并蓄之后, 自成一体。而当今世界的这个主义, 那个主义自然同样不在话下。这或许正是中国官僚政治自秦以降,能够绵绵延续 2000 年的关键原因。 正所谓 “2000 年之政,秦政也, 皆大盗也”。
我们一直强调,中国这一轮迄今为止延续了 25 年的改革,是一个以旧的官 僚体系为推动手段,因而在逻辑上也就必然指向官僚体系利益最大化的改革。这 一点,从 1978 年到 1984 年的改革第一阶段表现得并不明显。由于这一阶段官僚 体系对改革可能产生的利益调整看得并不清楚,他们对民间(主要是农民)的自 发革命采取了某种观望的态度,所以这一阶段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 “官僚默许” 的改革。也正是由于这一阶段改革的特点,导致许多人将许多人将中国改革定义 为所谓 “增量改革”,但这种定义在 1984 年尤其是 1992 年之后, 逐渐失去了解 释力。实际上, 经过将近 10 多年的改革实践,尤其是在 90 年代初期的 “南巡” 讲话之后,中国官僚体系已经完全明白了自己在改革中的利益所在。他们开始以 各种合法和不合法的手段投身 “ 改革”、改造改革, 并最终将改革的主导权完全 掌握在自己手中。在 90 年代之后,中国官僚体系凭借完全不受约束(注意:不 受约束的最强有力的理由是稳定)的垄断政治权力作为资本,以个人经济利益为 导向, 肆无忌惮的参与他们心目的 “ 改革”。显然,这对于中国改革来说, 更多 的只能是一种本质上的败坏。这种完全失去了约束的改革,在中国农村被称为“干 部资本主义”,而在中国城市则被称为“权力资本主义”,事实上, 有一个更加恰 切的术语可以描述中国的改革特征,那就是上一代人耳熟能详的 “官僚资本主 义”。只不过,这个术语可能唤起某种讽刺的回忆,而只能偶尔在私下中被人们 提及。 中国官僚体系在中国改革中的“ 自我觉醒”,在 90 年代中期之后演变成一 种巨大的体制性力量,将触角伸展到中国经济的每一个领域,并按照自己的逻辑 型构“新”的体制。在中国的中介组织的建设之中, 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旧灵魂 是如何借助新“肉身”而复活并繁殖的。90 年代初期之后,中国政府出于财政 压力开始裁减官僚规模,开始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于是, 林林总总脱胎于 官僚体系的政府机构变成了面目全新的社会中介组织。财政部门变出了会计师、 审计师事务所、司法部门变出了律师事务所、税务部门变出了税务师事务所、工 商行政部门变出了各类咨询部门。而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各种“市场中介组织” 本质上仍然是国家权力机关。其权力的垄断性和利益的封闭性以一种新的形势被 延续下来。江苏某个城市的一位税务师事务所的董事长曾经向我夸耀,他那只有 几十号人员的事务所一年的纯利润达到 2000 万元。此人原来是该城市某税务分 局的一名即将退休的官员,在刹那间变成了董事长的同时, 也刹那间拥有了巨额 个人资产。这让我们联想到了中国历朝历代以专以苛捐杂税为能事的役吏形象。 这种真相告诉我们,中国传统官僚权力在 90 年代中期之后,是如何以一种新的面相在中国社会中繁衍复制的。在旧的官僚权力没有得到丝毫改变的同时,国家 官僚权力通过新的面相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渗透,并寄生在新的宿主之内。在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一脉相承的旧式官僚体系具有多么惊人的适应性。我们 这一代人曾亲眼目睹并欢呼过中国 “官本位” 的式微,但在 90 年代中期之后, 我们惊讶的发现这个古老的怪物带着嘲讽的笑容回来了。这个怪物的凯旋是完美 的, 它不仅自己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而且带回了它丰盛的战利品:“官商”本位 和 “官学”本位。其所到之处,几乎攻无不克。我们不是回到了 1978 年之前, 我们是回到 1949 年之前。最为要紧的, 可能不是中国的官僚体系及其合谋者以 改革的名义攫取了多少利益,也不在于他们是否已经完成带有抢劫性质的“原始 积累”,而在于在盗取了改革合法性的同时,“新”的旧体制的意志已经完全取代 了改革的意志。如果这种意志是体制性的,那么,以少数精英构成的上层分利集 团对中国社会的抽取就是无止境的。90 年代后期,尤其是新千年开始之后的几 年中, 我们发现中国官僚体系在中国的“存量”改革中表现出了与他们的职能极 不相称的 “积极角色”,从房地产开发到国有资产改革, 一个本应保持中立甚至 保守立场的官僚体系,却一跃变成了最活跃、最积极的“ 改革”动力。除了看得 见的财政压力之外,看不见的应该是官僚体系巨大的利益冲动。中国官僚体系这 个越来越反常举动表明,中国改革不是进入了什么“存量”阶段,而是进入了“瓜 分阶段”。一个 “新”的旧体制正静悄悄但却疯狂地运转着。然而,只要中国以 官僚利益为核心的这个体制存在一天,官僚及其同谋者的最大限度攫取就不会止 息,直到这个社会没有资源可供继续剥夺为止,到此,中国历史也将完成又一次 可悲的循环。 以现代标准衡量,作为一个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官僚体系 形成一个具有自利倾向的利益集团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问题的危险性在 于,我们正在面临这样一种前途,那就是中国的官僚们将这个国家变成“官僚的 中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该是我们第 N 次面临同样的历史处境了。
毛泽东对中国官僚体制的腐蚀和吞噬能力是非常警觉的。“文化大革命” 中 所包含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限制当时正在逐渐膨胀的官僚特权。虽然毛的 鲁莽和浪漫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将文化革命仅仅归结为权力斗争的产物,却是 对中国历史的另一种无知。从某种意义上讲,毛的革命是针对中国城市特权阶级 的一次农民革命。或许正是因为对旧体制的荼毒记忆犹新,他才会在仅仅 17 年 之后就接着发动又一场伤筋动骨的 “革命”。显然,毛泽东并没有找到正确的办 法,悲剧和灾难在所难免。匪夷所思的是, 作为毛的后来人, 邓小平也没有找到 更好的办法来约束官僚体系。或许,创深痛巨的“文化革命”使邓从另一方面吸 取了相反的教训,于是, 他将历史的钟摆狠狠的拨向了另一面。
有敏锐的论者提示我们注意当今中国的 “重新民国化”,也有论者以更加晚 近的事实警告说:中国正在拉美化。但无论是民国化,还是拉美化,他们想指出 的大致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城市精英集团(他们即便在城市中也只占人口的极小 部分)完全垄断了从政治权力、到经济权力、到文化权力的社会总体性资源,社 会的绝大部分资源都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私相授受。而与此同时, 大部分人口却 被排拒在这个圈子之外,只能完全被动的承受这个圈子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输出 结果。这种畸形格局由于有越来越现代化因而也越来越具有效力的军事权力和警 察权力而得以维持。但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却是, 一个制度上的 “流动性陷阱” 出现了。也就是说, 这个制度将完全失去自我创新和自我改革的动机和能力,而 在一个坏的“制度陷阱”中不能自拔。那么这种前景离当今中国究竟有多远呢?
拆除那些遮蔽我们目光的时代景观,将互联网、私人汽车、豪华别墅等等时代标志从我们的眼前挪开,一个旧式的官僚王朝就会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个 被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官僚体制,附着在这个官僚体制之上并与它紧密结合为一 体的,是各种经济,文化的分利集团。这个庞大的上层结构除了维持统治之外, 剩下的冲动就是无孔不入的参与各种经济活动,与民争利,而对提供公共服务和 公共产品鲜有兴趣。中国目前的官僚体系在产权保障、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服务 方面动机低落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即便他们勉强提供这些服务,也多半是出于某 种牟利冲动。在这个庞大的架构之下,是以十亿计的毫无组织的原子化个体,他 们被强大的力量控制在食物链的最下端,极少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如果时世平顺、 经济繁荣,这些数量庞大被拥塞在社会底层的原子化个人可能还会表现出一如既 往的驯顺,温和,上层官僚体系也多半会显示其亲民, 爱民的民本风范。但倘若 遇到急景灾年或者剥夺太甚,无力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平时沉默、温顺的底层 民众就可能呈现暴民化趋势,而底层的这种骚动,也将把上层结构推向冷酷的极 化形态。这种极化形态的晚近版本就是极右的专制政权。从这个抽象的事实中, 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了一个旧式官僚国家的现代影子。所以,对当今中国更加准 确的描述可能是,“重新中国化”。控制着社会总体性资本的官僚国家,有超强的 调动资源的能力(就像它调动资源维持高速增长的 GDP 一样),因而也就具有超 强的自我维持能力,这种自我肯定和自我维持能力经常被研究中国历史的人迷惑 不解的称之为“超稳定社会”。这个术语预示:中国社会经过了 25 年之后, 可能 又一次被锁定在一条惯性强大的历史轨道之中。所谓锁定,指的是这样一种历史 境遇:没有外部强力,路径将很难被轻易改变。
实际上, 深入中国社会内部,我们就能够发现,今天中国已经在诸多面向上 有被锁死的迹象。这首先表现在利益表达和利益分配模式上。
2003 年 8 月 22 日中午 11 点,南京居民翁彪由于拆迁问题引火自焚。这起 惨剧被称为“8 ·22”事件。不过,发生在南京的“8 ·22”惨剧仅仅是一个全国 性自杀抗议运动的开头。不到一个月之后的 9 月 15 日,安徽人朱正亮将这一把 火烧到了北京。同样是拆迁问题,但朱正亮的自焚显然比翁彪具有更加强烈的抗 议色彩。他不仅选择了北京,而且选择了最具宣示意义的天安门金水桥。在接下 来的整个十月,几乎天天有人将天安门作为他们表达绝望的场所,他们或自焚, 或跳水。天安门变成了中国自杀抗议的圣地。以至于北京警方不得不以严厉口吻 警告,不得将 “天安门作为制造事端、报复社会、发泄私愤之地”。100 多年来, 天安门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表达他们社会理想的传统场所,100 多年之后, 知 识分子不见了,尾随而至的是中国的底层民众。不过,中国底层阶级来这里可不 是为了表达什么理想和信念,他们要表达的,是对这个社会的绝弃,其中暴力与 血腥气氛隐约可闻。虽然这一次他们的暴力是指向自己的,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下 一次会指向谁。在 2003 年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社会的利益表达通道 已经完全被阻塞,于是人们只好诉诸于这种极端方式。我们很难想象,如果这些 人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他们怎么会选择以生命为赌注。这一次抗议的主角虽然 普遍是中国的下层民众,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其他阶层就有更畅通、更有效的表达 方式。更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中国的其他阶层境况稍好,有更多的本钱恪守中 国人的隐忍 “美德”。这是中国传统和现行体制的 “ 阴险”之处。
中国政治体系中向来就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而在 1989 年之后, 各阶 层利益表达的空间更被压缩到了极限。由于中国改革模式中对社会稳定程度的极 端高要求,任何带有抗议色彩的利益表达都可能被视为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因而 也构成了对中国改革的威胁。零散的个人抗议如此,有组织的抗议形式则更是变成了“洪水猛兽”。改革一方面将越来越多的人驱离了传统的共同体,(在城市主 要表现为 “单位”,在农村则表现为村社,这种共同体对个人的保护作用虽然有 限,但仍然不失为一种有组织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却没有为这些分散的、离 开了体制内合法团体的个人开辟新的利益表达渠道。中国人领导人早在改革之初 就已经深刻的认识到,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但令人不解的是, 他们似乎 从来就不想为这种利益调整设置一个安全阀。相反,由于社会稳定从上到下都被 作为官员们的重要政绩指标,这种表达遭到了比以往更加严厉、更加普遍的压制。 所谓“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变成了各级行政部门普遍的行事准则。于 是,一个弹簧被史无前例的压紧了:改革越是剧烈、被抛离分配游戏的局外人就 越是多,利益表达的意愿就越是强烈,反过来,表达意愿越是强烈、压制这种表 达的力量也就越是具有强迫性。对于这种情形,任何具备正常思维的头脑都会做 出判断: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 进入 90 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各级政府 大门外如家常便饭的小规模静坐抗议,几乎已经成为中国改革时代的一道标志性 风景,而政府处理这种问题的办法却仍然是让人疲于奔命的一对一谈判。当然, 更经常的情况是, 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而更多的抗议和更强烈的不满则在不 断酝酿着,生长着。如此循环,直到压制成本变为政府一个不堪忍受的财政负担, 或者不满情绪不能被进一步压制,真正汇成领导人头脑中那种骇人的洪流。这颇 有一点“ 自我证实的预言”意味。近几年来,在中国社会浮现出的越来越广泛的 抗议活动,虽然是零散的, 无组织的, 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永远不可能汇集,而这 种零散的、 无组织的特点,正是这类抗议活动最值的担心的地方,因为这种仅仅 由极端不满情绪构成的抗议洪流一旦形成,就很可能失去最初的有限目标,所指 之处,任何建设性都可能顷刻化为齑粉。2003 年自焚浪潮之中所隐含的 “玉石 俱焚”的破坏性有力的揭示了这一点。而这种前景越是逼近,当局对利益表达的 容忍度就可能越低,北京公安当局对天安们系列自杀事件的严厉态度证实了这个 判断。起码在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解开这个死结的任何希望。
一位学者在回顾中国 25 年的改革时, 满足的总结到, “‘八九’之后, 共产 党不但没有垮台,80 年代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在 90 年代反倒消失了 ……市场化 改革确实剥夺了集权主义体制的经济基础,而且造就了新的强有力的社会集团。 但是, 通过建立精英联盟,共产党与新精英达成默契。如今共产党的社会基础不 再是工农大众,反而是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为了顺利论证其 “ 中国特殊论” 的主题, 这位学者使用了许多操之过急的结论,但必须承认,他对中国社会新的 结盟趋势的描述大致是中肯的。不过,这位学者可能没有意识到, 80 年代的学 生运动在当时实质上起到了一个平衡利益表达的作用,起到了某种类似于民主国 家在野党的舆论组织功能。所以在 90 年代之后,中国学生运动的沉寂可能并不 是什么良性的发展。学生运动的消失恰恰使中国社会失去了最后一个公共政策的 辩论平台,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改革中表达自己利益的最后一个机会被剥夺了。正 如这位学者所看到的那样,一个以传统政治精英,新的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所构 成的新的联盟出现了。这个联盟能不能成为未来中国执政者的社会基础我们不敢 轻易判断,但这个联盟垄断了中国改革中的利益表达则是一个越来越彰显的事 实。一个涉及亿万人利益的改革却将大多数人排斥在合法利益表达之外,无论如 何都不能说是一种进步,对比中国 80 年代,中国社会的利益表达渠道不是放宽 了,而是显著地收窄了。中国的改革决策变成了强势利益集团狭小圈子中越来越 神秘的讨价还价,公共政策的制定被私人化了。这种发展带来的一个非常符合逻 辑的后果就是:中国改革中的利益分配模式也逐渐趋于锁定状态。
90 年代中期之后, 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所谓的内需不足。这尤 其体现在消费需求的不足上。这个严重困扰延续的时间是如此之长,以至于“提 振内需”变成了各级政府官员常年挂在嘴边的一个政治口号。那么,在国民财富 增长“一支独秀”的同时,中国内部的消费意愿以及消费能力为什么反而会变得 如此低下呢?对这个问题, 许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有消 费能力的缺乏消费意愿,有消费意愿的却缺乏消费能力”恐怕是对这个悖论最有 说服力的解释。显然,这个事实所透露出的信息已经远远不像“ 内需不足”这个 术语那么中性了。这实际上在暗示,中国社会经过 25 年的改革, 已经出现严重 的分配失衡。而这种失衡的持续之长及扩展之快都显示,中国的分配模式已经在 相当高的可能性被锁定,一个久别了的词汇——马太效应,正在回到中国人的生 活当中。当然,在中国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马太效应”被注入了典型中国式的 内涵:被权力为分配轴心的模式不是将少数人,而是将大多数人趋入贫困的深渊。 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在 1984 年由改革前的 2.5 倍显著缩小到 1.8 倍之后, 开始不断扩大,到新世纪开始的时候,这个数字达到了 3 倍。而最极端 的估计则是 6 倍,而就我们个人的生活经验而言,这个“极端的估计”可能一点 都不极端。考虑到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 我们很容易想见中国贫富分化的严 重程度。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国城市人口本身也同时发生着越来越剧烈的收入分 化问题。在中国城市中,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两个普通人之间的差距经常可以达 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之多,以任何标准衡量这都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社会中的正常 现象。不过,这个问题的可怕之处在于:这些表面上的收入差距并不是什么偶然 的个人因素所导致的, 而是隐藏在其背后日趋固化的分配模式所引发的。排除那 些由于外部资本的进入所引起内部收入分化的表象,这个核心的分配模式实际上 呈现着其鲜明的权力性格,离权力核心越近,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分额就越大。 其外部化的形式则是, 首都远远优于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远远优于中小城市;城 市远远优于农村;官员远远优于群众。这等于是在说, 政治权力中心就是资源中 心,就是分配中心。在我们自豪地宣称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的时候,我们的分配模式却仍然是带有强烈等级色彩的封建模式。这当然不仅仅 是一种嘲讽,而是一种强有力的象征。它告诉我们,中国离现代市场经济还有多 么遥远的距离。一个经济体系的健康与否从来就不是只看它的 GDP 总量,而是必 然的包括它的分配; 合理的分配也从来不像某些故弄玄虚的理论所说的那样,会 影响经济体系的效率。相反,常识告诉我们,合理的分配只会提高整个经济体系 的效率。那些对中国 GDP 成就津津乐道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似乎“忘记”了这 个简单的常识。对于现行分配模式所引起的愤怒情绪,一位在中国改革之初有着 鲜明改革形象的著名经济学家不屑一顾的说: “结果平等是不合理的, 机会均等 是不可能的”。这句回答在傲慢之外显示了中国精英意识中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这种完全歪曲现代市场经济基本精神的倾向如果真正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那 么它将不是推动而是毁灭中国仍然非常稚弱的市场经济。具有警醒意义的是, 这 位经济学家是中国最高民意机构中的民意代表。中国当今最引人入胜的思想家秦 晖先生曾经雄辩的论述过,中国改革最初在农村的成功,最重要的精髓就是起点 平等。 这一点,似乎特别容易被人们忘记。这种“健忘症”不仅遮蔽了我们的常 识,更遮蔽了中国社会已经趋于极端的分配现实。
中国以权力等级为依据的分配模式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基于一个简单的事 实,那就是政治权力牢牢控制着经济资源。许多人以中国改革中民营经济的发展 来证明,政治权力控制经济资源的范围已经大大减少。但这显然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 这甚至不是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在中国 25 年改革中, 权力一 方面释出了不少经济资源,这包括那些处于激烈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 政治权力不动声色地大量进入更高级、更新兴的行业,这包括更加具有控制力要 素领域,如金融、土地、 新技术等等。 换言之, 权力在一面制造公开退出假象的 同时, 另一方面却在悄悄进入新的更具有利润空间的领域。中国金融、土地行业 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官办企业自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连最具高风险特征的风险投资 行业,权力也在最近几年中大量进入。除了少量国外资本所创设的风险投资公司 之外,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几乎是清一色的国字号。某沿海省份的一家官办风险投 资公司中, 完全是官员身份的公司高管们竟然以私人名义占有所投项目的股份。 有趣的是, 这些官员似乎丝毫也不觉的这种“改革”有什么不妥之处。这个现象 实际上揭示了,权力一面退出经济领域,又一面源源不断的进入经济领域的一个 真实目的: 进入就是为了退出,退出就是为私人牟利。秘密何在, 洗钱是也。值 得指出的是, 这个现象并不是个别的, 而是相当普遍。90 年代中期之后,国有 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传统界限越来越模糊,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产权性质模糊 的企业(他们经常被人误解为民营企业)。这些 “官办私有”企业会不会像改革 早期的乡镇企业一样,成为各级官员进行 “原始积累” 的财务工具呢?在 2003 年席卷全国各地的 MBO(管理层收购)浪潮中, 这个答案已彰彰明甚。如果听说 南京一家纯粹的国有土地公司竟然也要急急忙忙的 MBO,人们对此一定会心领神 会。
90 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官僚企业(他们不仅包括传统的国有企业,而且 包括诸多以政治权力为背景的伪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 的发展。它表明,中国洗钱和寻租进程已经开始逾越微观领域,而走向更加宏观 的工具。由于银行、股市、国债、保险、基金等等金融工具是以国民财富为管理 对象的, 而且在表面上具有非常中性的色彩,所以,以这些工具进行“化公为私” 的操作将更为方便、更为隐蔽、而且规模也更大。90 年代末期中国股市中的牛 市行情,实际上就具有明显的洗钱嫌疑。
虽然在形式上会有所不同,但中国改革中的经济体系却一直在重复着一个非 常隐秘的循环:一方面广大国民不断通过汗水在积累财富,另一方面, 政治权力 体系又以国家的名义通过财政、金融工具抽取这些资源,以供各种靠近政治权力 体系的内部人兴办各类五花八门的官办或 “混合所有制”企业(化私为公)。接 着, 这些企业就会以各式各样的借口被掏空(化公为私)。当然,最新也是最时 髦的办法就是 MBO。为什么中国的各级官员以及官办企业的董事长们对其他金融 知识一知半解的同时,却对 MBO 这个在技术上相当复杂的金融工具领悟得如此迅 速呢?原因不言自明。 中国改革 25 以来,中国政治权力体系以国家名义所进行 的大量浪费性重复建设,只有极少数是由于当事人的无知造成的, 而绝大多数都 是“有意”和心照不宣的。这不仅造成中国几乎所有产业的严重过剩,更为内部 人以“退出竞争性行业”为口号进行“化公为私”的原始积累创造了充分的理由。 值得忧虑的是, 这种原始积累一旦打通宏观金融通道和其他要素市场, 体制性的 掠夺就会开始,“化私为公”到 “化公为私” 的循环就会进入加速阶段。而今天 的中国已经有强烈的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走入这种循环。新世纪开始后的几年中, 在中国证券市场、银行系统以及土地市场中频繁发生的各种洗钱丑闻,已经将这 种循环的疯狂性格展露无遗。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正在紧密筹划上市募集,企图再 一次用公众资金化解由于贪污渎职所造成坏帐, 就是这种“化私为公”循环的最 新例证。权力阶级将坏帐留给了银行,银行再以“专业”的面目掏空百姓。这是一个不断制造两极分化的典型的恶性循环。有许多人曾经寄望于这种掠夺性的原始积累将是一次性的, 从此之后, 我们 就可以像许多先发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按部就班的走入市场经济的坦途,这些依靠 抢劫起家的权贵们就会突然转变为正经的生意人。 中国 25 年的改革历史经验否 认了这一点。实际上我们看到, 从 1978 年开始改革到现在,中国的财富掠夺程 度不是逐渐降低的, 而是不断升高的, 而 90 年代中期当中国改革进入要素领域 之后, 这种掠夺趋势反而是在不断加速的。事实上, 只要体制是允许掠夺的和盗 窃的,那么,通过抢劫积累财富的成本就会比正儿八经做买卖要低廉的多。而中 国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抢劫成性的官僚痞子们甚至根本就不屑于做生意,他们 完全可以将掠夺作为他们的终身职业。这些抢劫来的财富也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 样会重新进入已经十分拥挤的生产领域,这些财富的可能去处是, 用于挥霍、炫 耀以及进一步抢劫的资本。这种积累与其叫做 “原始积累”,不如更确切的称之 为“不断积累”,因为只要权力不受到约束以及权力仍然控制着关键的要素资源, 这个积累就不会停止。换句话说, 只要这两个条件被同时满足,这种“积累”就 将是无止境的, 不会因为某种偶然的“ 良心发现”而戏剧性的停止。而这两个条 件恰恰是中国改革模式中所暗含着的, 不可触动的前置条件(它甚至不允许被讨 论)。其实,只要这两个条件被固定化,中国的分配模式就意味着将长期处于锁 定状态。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大量不法资本所存在着的 “清算恐惧”,将使得 这两个条件进一步被强化。这种分配锁定所产生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其首要恶 果就是, 它使中国真正的民间资本始终被固定在低水平状态,很难产生市场竞争 力。 改革开放 25 年之后,中国民间资本几乎还没有产生一家真正有综合竞争力 的国际级企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那些为中国今天的经济成就而陶醉的人们 可能忘记了,中国今天的情形与 2000 年来贯穿中国历史始终的情形仍然非常相 似。 一个可以随意抽取社会资源的上层官僚机的下面,是汪洋大海般的小规模私 营经济。这些产权保护屏障脆弱的私营经济,不仅很难形成现代的中产阶级群体, 而且一旦遇到经济萧条或者上层财政危机,他们就会成为官僚体系剥夺的首选对 象。这就是说, 他们离破产或者贫困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中国在改革中所形成的 “积累循环”所导致的另外一个经济后果是, 它将会不断更多的人们驱入贫困的 深渊。这个后果在国民财富增长显著的时候,可能不会表现的那么明显,但一旦 经济增长放缓,其效果就会非常清楚。实际上, 90 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中国 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绝对贫困现象却有增无减。这说明,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已 经存在着日益加深的零博弈趋势。温州市一个小小的副市长杨秀珠一个人的“原 始积累”就可以达到 3~ 5 亿人民币之巨,我们可以想见中国官僚体系巨大的“原 始积累”已经在多么严重的程度上制造了贫困和剥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 假设,经济增长是一架永动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官僚体系的原始积累,都意 味着底层阶级的绝对损失。如果中国权力体系的原始积累不受到断然的约束,我 们几乎可以断言,中国城市中所出现的贫困化趋势将仅仅是一个开头。与这种“原 始积累”趋势相一致,中国的阶层结构也将重新回到 1949 年之前,那就是重新 创造一个人数不足全国人口 5% ~ 10%,“但却几乎垄断全国文化阶层、 官僚政 权和巨大财富的统治阶级 ……这个统治阶级成分之庞杂和从大众中选拔贤才、维 持自身地位及传统的能力。在世界社会史中首屈一指”(费正清语)。在这个上层 社会的下面,是一个人口庞大但始终缺乏保障的下层。那些自称在上海、北京等 等大城市惊喜的发现了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人们大概忘记这样一段历史,在半个 世纪之前,这些城市的时髦场所(如同今天的星巴克、新天地)同样也活跃着热衷于“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小资们。半个世纪之后, 他们真的就突然变成了稳定 中国社会的主流阶级了吗?尽管有各种媚俗的炒作,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中产阶 级肯定还是一种与中国现实无关的想象,是我们对中国现代化实际进程的一种错 觉, 一种梦呓。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逐渐两极化的阶层结构。
与这种逐渐固化的分配模式及阶层结构像耦合,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也逐渐 被锁定。 仔细观察中国 25 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就会发现,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 实际上有两个主要动力。一个来自投资,另外一个来自出口,而推动经济增长三 驾马车中最为重要的消费,却始终萎靡不振。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中国 近十年的最终消费在 GDP 中所占比率平均为 59.5%,而世界平均水平却是 79% , 相差将近 20 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差距,使我们不能不怀疑,中国经济中存在 着某种严重的循环障碍。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最终消费率在 GDP 中的比 率已经形成了长期的下降趋势。从 80 年代开始,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平均以 0.5 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下降。在据称中国最发达省份之一的江苏省,这个比率在 2002 年甚至下降到了 45.6%。低得不寻常的消费率,除了证明我们上面已经谈到 过的分配严重不平衡之外,大概只能说明大多数中国民众的收入水平远远没有跟 上 GDP 的增长步伐。在消费逐渐下滑的情况下,中国要维持 GDP 的增长,便只能 越来越依赖投资与出口。但在 90 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的这种依赖已经达到相当 反常的地步。在据称已经成功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投资率不降反升, 2002 年达到 40%,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先生估 计,2003 年的全年投资率将可能达到 45%。请注意,中国现代史上最为荒唐的 “大跃进” 时期,中国的投资率是 51%。而在新世纪开始之后,中国的投资率 正在迅速接近这一危险水平。当然,我们并不是说, 我们会遭遇“大跃进”一样 的灾难性后果。但是, 有一个后果则肯定是一样的,那就是, 这会导致对国民财 富的惊人浪费,使中国本已经十分严重的生产过剩情况进一步加剧。那么,为什 么在产能过剩情况然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有如此高涨的投资热情呢?这可能 是中国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秘密。这个问题我们留待本书的其他章节加以讨 论。在这里,我们只想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已经有日益锁定的趋势。 理由非常简单,由于中国严重不均衡的分配模式已经趋于锁定,要想维持一定的 经济增长速度(这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政治性任务,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失业 率),就必须努力提高投资率(在中国目前政府仍然控制大量经济资源的情况下, 这是一个最容易做到的事情),而大量效益底下的投资必然进一步减缓国民收入 的增长速度,收入增长的缓慢又反过来降低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这就要 求有更高的投资率。如此恶性循环,其结果必然是一场非常痛苦的经济调整。然 而,这种调整在政治上是很难被接受的。所以,在这个恶性循环还没有达到顶点 的时候,我们将会继续看到中国低效率投资的进一步高涨。不过,已经有人警告, 我们可能正在逼近这个循环的逆转临界点。
如上所述,改革以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另外一个强大发动机是中国的出口 及外国直接投资。在内部消费能力远远跟不上快速膨胀的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中 国只好将这种过剩产能向国际市场倾泻。中国超级出口能力在近几年来已经引起 国际经济体系的极大关注。“中国制造”在发达国家所引起的洪水猛兽般的恐惧, 正是这种超级出口能力的一个明证。不过,创造中国出口奇迹的并不是什么了不 起的秘密武器,而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手段:廉价劳动力。按照经济学家更喜欢的 说法,这被叫做中国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比较优势“优”到了什么程度了呢? 有人告诉我们:中国的劳动成本是日本和美国 1/50,它甚至比泰国还低一半。
对这种情况,有人夸张的评价说,中国的劳动力已经没有任何稀缺性可言。 无限 量的廉价劳动力的潜在供给也是外资大量涌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 2002 年 中国的 FDI(外国直接投资) 已经 527 亿美元,一跃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 90 年代中期之后, FDI 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这一点,对中国沿 海地带经济情况有观感的人们都会有非常直观的印象。完全可以判断,外部市场 以及外部资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支撑之一。这一方面固然说明了中 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中的巨大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经济对外部经济体 系的巨大依赖性以及潜藏与其中的某种脆弱性。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 度逐年攀升,在 90 年代中期之后, 这个数字一直处于 45%左右(是美国、 日本 的一倍以上),这意味着,中国 GDP 的将近一半要靠与外部经济体系的交换来取 得。这对于一个本应具有强大内部市场的大国经济体而言,相当异常。但在内部 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约束下,要想维持 GDP 的高速增长于不坠,恐怕只能进一步 加大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但是, 如果想继续这一增长路径,就必须竭尽全力 将劳动力价格固定在超低水平。 由于劳动者的福利并不是中国各级政府的硬约 束,而 GDP 却是。所以对于各级政府官员来说, 不惜血本吸引外资而不是想方设 法提高收入、增加内部需求就成为了各级政府官员的“合理”选择。在中国, 各 级政府吸引外资已经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而政府官员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也就 变成了频繁出席各种招商引资会议。但要成为中国庞大的招商引资竞争中的赢 家,各级政府除了廉价奉送本地的资源(土地资源、税收资源等等)之外,剩下 的就是竭力限制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许多地方领导人一听到本 地劳动力价格上涨就感到神经紧张的原因。 在中国许多地方,外商投资企业(显 然不仅仅是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血汗工厂的新范例。将大量有强烈消 费意愿的人口限制在仅仅能够维持简单再生产低收入水平之上,在总体上恐怕只 能进一步抑制中国的内部需求。滑稽的是, 这种长期来看延缓经济增长的办法正 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名义出笼的。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巨大悖论由此可见一 斑。在增长速度依然是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最重要的政绩考量的角度看,极力营造 出口和外资繁荣以掩盖内部需求的不足,仍然是中国各级政府最“理性”的选择 (这个“理性”选择是由于中国目前官员的落伍的选拔标准以及政府对资源强大 控制力量而成为可能的),我们很难在短期内看到中国经济如何或者有能力退出 这一增长模式。但最近一个时期发生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模式正在走向尽头。 一年多来人民币在汇率上尴尬突出的表现了这一点。人民币由于外汇储备以及出 口能力等短期因素所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并不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是证明了 中国经济已经有多么强大,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有多么优越,而是透露了中国经济 增长模式所可能迎面遭遇的巨大麻烦。透过人民币的汇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 到这样一幅极不协调的图画:宏观的强大(表现为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贮备,使 人民币有强大升值要求)与微观的羸弱(表现为严重的失业、企业盈利能力的低 下,这使得中国很难承受人民币的任何升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实际上是同 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强大的宏观形象是以政府对民间财富的抽取作为代价 的。以宏观数据计算,人民币不仅需要升值,而且完全可以承受升值。但显而易 见的是,人民币的升值将对大量依靠国际市场生存的就业人口,以及中国的农民 造成沉重打击,而对这些弱势阶层的打击势必加大中国的阶层鸿沟。这个原因, 正是人民币升降两难的最尴尬处。不过,强政府在国内行得通,在国际上就未必 行得通。美国、欧盟甚至包括像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越来越升级的“汇 率操纵”指控表明,中国通过强政府推动出口和引进外资的战略已经接近极限。
想要继续延续这一模式,我们恐怕只能将大量的剩余产能向非洲这样的地方倾 销。不过,连中国自己广大的低收入人口都无法消费的产能,贫困的非洲又如何 消受呢?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改变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现状,以增加中国内部需 求,都是中国经济赖以持续增长的正途。但很显然,在中国经济分配越来越两极 化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找到改变这种模式的具体办法。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我 们甚至很难看到改变这种模式的意愿。所以,我们可能只能眼睁睁的等待这种模 式一直运行到衰竭并最终以灾难性的形式收场。
当今中国虽然在表面上呈现出了极其复杂的形态,具有难以概括的特点,但 只要仔细追寻当代中国尤其是改革以来的历史,我们就能够很容易体认,无论是 中国的分配模式还是与此高度相关的阶层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其实都内生于中 国具有强大钳制力量的改革模式。这个以官僚阶级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改革模式 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就是, 政治权力本身的高度垄断,以及政治权力对经济、文 化等社会总体性资源的无监督的强有力控制。这一点,历经 25 年改革未曾稍变。 换句话说,在对中国官僚体系——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具有“无与伦比生命 力”的政治体系,的监督和约束方面, 我们还停留在 25 年之前,甚至更为遥远 的过去。25 年来,这个古老的政治体系因缘际会,创造了让几代中国人都非常 陌生的社会、经济景观。之所以陌生,是因为我们很难判断,我们今天对中国物 质生活变化的感受,与洋务运动、一战以及其他类似历史时期的中国人是否一致。 然而,正如我们在上面已经揭示而且在后面章节中要更加详尽揭示的那样,一直 蛰伏在中国改革中的政治幽灵,完全有可能反过来吞噬我们已经得到的一切,将 我们再次抛入历史黑暗的轮回之中。无论这个轮回被赋予多么炫目的现代色彩, 但在精神上它仍然是历史的一次简单而粗瘩的重复。这种危险,由于中国文化转 型在 90 年代之后又一次悲剧性中断而变得愈加可能。从任何角度讲,文化转型 都是引导、维持、最后巩固社会转型最重要的基础架构。恰恰在这一点上, 我们 在 25 年的改革中失去了最多的时间。与那些在短期内能够发生深刻变化的经济 体系、社会时尚相比,中国社会在后改革时期所出现的某种日趋固定化的精神指 向, 已经成为中国未来最致命的隐患。如果文化被锁定在一条歧路上,那么,中 国人回头重来的时间就可能极其漫长。在某种意义上,在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依托 之后,中国人在近十年中重新堕入了某种“初人”状态。他们已经失去了对任何 规则、制度、伦理的敬畏,剩下的只有对实力或者暴力的恐惧和崇拜。他们以最 市侩的机会主义对待一切事务,一旦得逞,便飞快的贴现。他们不相信明天,蔑 视人类一切美好情感和文明准则,以为那不过是他人获取利益而伪装出来的假惺 惺的道具,但只要需要,他们就立即可以变为某种主义的信徒。他们只服从暴力 的权威,在暴力圈定的边界之外,他们就完全失去了精神的依从,文化的指引、 伦理的约束。简言之, 他们是一群狡猾但完全丧失了自组织能力的原子化个人。 中国人的这种文化选择是无奈的, 因为仅在咫尺的, 就是中国官僚体系在改革中 不断“成功”的示范。在完全失去了对中国官僚体系的约束能力之后,中国人只 能争先恐后的加入这种“市侩”比赛,以免在残酷的“物竞天择”中被淘汰出局。 这其实就是我们在近十年的改革实践中所看到的文化事实。中国商界很知名的地 产大腕王石先生,在 2003 年 9 月的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曾经放言说, 自己从来没 有行过贿,但在场的几乎没有任何人相信。我想,如果不是这个论坛规格较高, 回报王石的可能就不是质疑,而是一阵狡猾的讥笑了。对此窘迫,王石先生感叹 说,“这个社会的诚信危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过,司空见惯的行贿或 者诚信危机显然已经不是中国文化毁灭最极端的例证了。毫无疑问,建立在这个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改革及其 “市场经济”成果,不仅是畸形的,“坏”的, 而且 随时有塌陷的危险。
在对待文化改造的问题上,我们将毛泽东与邓小平做一个比较将是非常有趣 的。同为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者,毛泽东显然要比邓小平更加看重文化改造在社会 转型中的作用。他总是试图用唤醒人们精神力量的方式来实现他心目中的理想社 会。 这一点不是偶然的,在毛看来,任何社会转型都意味着精神与道德的转型。 “文化大革命”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文化改造的努力。毛对这种精神转型是如此 迫切,以至于他不能够容忍慢吞吞的 “ 改革”,而直接将它命名为 “文化革命”。 对毛泽东的激进性格深有了解的林彪,则干脆将它解释为“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林彪的附和虽然有奉承的意味,但的确是非常精到的。毛的“文化革命”无论在 方向上还是方式上, 我们都不能同意,但毛对社会转型文化本质的洞察显然具有 入木三分的深刻之处,在这个问题上, 邓小平就显得比毛要粗心得多。邓似乎没 有意识到,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系列可见的制度、规范,更是隐藏在其下的对这 些制度起着支持作用的文化和精神。如果不将市场经济置于坚实的民主和自由的 文化基础之上,市场经济不仅可能是短命的, 而且可能是有害的(所谓“坏”的 资本主义在现代化的历史上比比皆是)。邓的这种粗心和实用主义态度被中国的 官僚体系利用了。他们以“改革”的名义将改革的精神不由分说的变成了私下里 的 “官僚内部人的利益最大化”,并冷酷地将这种不择手段的疯狂攫取贴上 “必 然代价”的标签。如此,改革就被中国官僚体系及其同谋者彻底置于了文化的流 沙之上。 改革变成了打引号的 “ 改革”。
在中国经济学界一直有“改革旗手”形象的吴敬琏先生,在上个世纪将近结 束的时候,用忧虑的口吻评论了中国改革。他说,“我常常觉得,改革后十年中, 好像支持搞正正经经的改革的力量不是在增强,而是在削弱。光是靠一些知识分 子的理念支撑,会是苍白无力的”。所以他将继续改革的动力寄托在中小企业家 和民间力量的成长上,在他看来,如果这些力量不能成长起来,“就会越来越没 有人支持一个有利于大众的改革”。吴先生一直以对中国现实的敏感著称,这一 次看来他又说对了。不过,他将中国改革的后续动力寄托在中小企业和其他民间 力量上, 则是误判了中国的形势。且不说中小企业有没有力量(更没有组织性的 力量),即便他们有力量,他们也只会同意有利于自己的“ 改革”,他们甚至只会 同意短期有利于自己的 “ 改革”。中小企业如此,其他阶层亦然。而那些知识分 子(仅仅是很小一部分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改革, 对许多人来说更是一种完全不 切实际的 “臆想”。此阶层眼中的改革, 已经不是彼阶层所要的改革, 甚至正是 他们要反对的“改革”。中国社会文化对改革的整合能力已经完全处于瘫痪状态。 所有的阶层都已经被动“适应”了官僚体系对中国改革的全面宰制。如果当今中 国还有什么力量真正拥护改革的话,那么它们就是中国的官僚体系。他们垄断了 改革, 所以对“ 改革”的意义心领神会。 官僚体系及其同谋者的地位越是不受挑 战,他们投身 “ 改革”,推动 “ 改革”的激励就会越强烈。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 的中国, 官僚体系及其同谋者会成为“干部私有化”改革中最积极推动者的原因。 而中国官僚体系在中国最新“改革”中空前的活跃程度,也反过来证明了,官僚 体系对中国社会的言论钳制已经达到了何等窒人的地步。中国社会已经完全丧失 了对官僚体系滥权的抵抗力,中国文化已经完全丧失了对改革的批判力和塑造 力。改革本身正在成为问题。从 80 年代初期“人人都支持”的改革,到 90 年代 “部分人支持的改革”,再到现在 “人人都不支持的改革(官僚体系除外)”,中 国改革在早期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量已经成为几代理想主义者的灰色记忆,被尘封于历史的角落之中,生锈、 发霉。 改革死了,我们怎么办?
暂无评论内容